6月2日下午,出席平利縣政協九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政協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展開了討論,并就如何推動政協工作進一步提高、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熱議報告 催人振奮
“報告內容亮點紛呈,對過去一年的重點工作、委員優秀表現的闡述,尤其是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方面,充分展現人民政協的力量。”縣政協委員石凱表示,“這讓委員充滿自豪感,對今后工作中更好的履職也有激勵作用。”
梁明委員說到:“報告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會認真落實新一年政協工作部署,帶頭參加政協活動、帶頭履行委員職責,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脫貧攻堅收官戰、經濟發展保衛戰,貢獻力量。”
關于調研報告的質量問題,縣政協委員陳政建議:“改進調研方式,委員不打招呼深入一線、求真求實,把問題癥結找出來,提高調研質量,避免委員為了發聲而發聲。”
“人民政協為人民,委員要主動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民發聲。”縣政協委員崔剛建議,成立更好、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團體,廣泛聯系民眾,聽取民眾心聲。”
建言產業 提質增效
茶產業是平利縣經濟發展的明星產業,如何推動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委員們繞不開的話題。“茶產業的發展規模要與市場容量、環境承載力相適應,促進該產業從擴大面積轉變到提質增效才是現階段的主要發展方向。”縣政協委員汪顯安說到。
“一葉一芽和一葉兩芽的硒含量是不同的,用一個‘泛’標準來定義不同等級產品,在產品質量檢測上出現爭議。此外農殘也是影響產業品質的一大問題。”對此,汪顯安建議對“富硒”標準進行細化規范,對茶飲加工企業設立保證金制度,提高企業的重視程度。同時建議財政給予支持,配備農殘測配儀,確保茶葉質量。
說到茶產業,縣政協委員、秦巴茶廠平利分公司負責人繆偉雄也有他的見解:“茶廠制茶,一旦機器啟動,需要鮮葉量的極大的,但平利縣茶葉收購方面比較松散,茶葉資源沒有得到整合,建議以市場為導向,指導試點設立茶葉鮮葉交易市場,填補產業鏈的斷檔,推動平利縣茶產業的發展。”
面對經濟下行和外部環境復雜的雙重壓力,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顯得舉步維艱。“作為經濟界的委員,我們除了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政協工作報告中,還要堅定信心發展經濟,為復工復產作出貢獻。”陳艾委員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政府及時出臺了許多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企業更要堅定發展信心,不斷提高自身發展能力。
“現在正是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為中小微企業排憂解難,解決資金難題是重點。”平利縣農商銀行董事長、縣政協委員唐德東表示,平利農商銀行將進一步發揮好行業優勢,撬動信貸資金,降低貸款利率,簡化辦貸流程,推行陽光信貸工程,加大貸款的投放力度,用足用活金融政策,為企業排憂解難,全力支持五個十萬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建設中國最美鄉村貢獻力量。
關切民生 穩定發展
“社區是社會的基礎,承載著社會公共管理和服務等職能。隨著社會化管理創新的要求,社區的各項工作任務越來越重,但社區工作人員的薪資卻幾乎沒有變化。”楊春紅委員建議,建立一個合理的、穩定的增長機制,及時改善社區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確保社區能留得住人才、干得好事情,共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在疫情影響下,幼兒園遲遲不能開學,幼兒園秒變“燒烤店”的“自救”新聞頻頻登上熱搜。對此,明正平委員認為,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金融、稅務等部門應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保證民辦幼兒園的正常運行,穩定教師隊伍,從而避免大范圍的人才流失。
“青年人才的引入和回流是農村發展振興的關鍵支撐點。”劉付祥委員建議到,要完善鄉村公共服務設施和人才培訓機制,為青年人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創業陣地;強化返鄉發展青年人才隊伍建設,讓回鄉知識青年找到歸屬、激發熱情、提升凝聚力。
“政協委員要通過參加政協全會,統一思想,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共識;要積極建言獻策,共商平利發展大計;要關注民生,反映熱點難點問題;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動力。”縣政協主席魏傳利在參加分組討論時指出。
就做好2020年縣政協工作,魏傳利說,要密切關注當前發展形勢,關注2020年縣政協重點工作,圍繞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要扎實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提升”主題實踐活動,抓好政協黨建、調研協商、委員提案、社情民意、委員履職、政協宣傳“六大提升”工作,全面提升政協工作水平。要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加強委員學習,強化責任擔當,做好“委員作業”,交好委員答卷。(來昌榮 雷文姣 何娟)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