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是民生之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基調。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六穩”“六保”成為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報告提出,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高鴻鵬 省政協委員、陜西長河實業公司董事長
“‘六穩’,第一是‘穩就業’,民營中小企業是‘穩就業’的主力,政府要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更要重視全省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指導培訓。”6月12日,談及疫情后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狀況,省政協委員、陜西長河實業公司董事長高鴻鵬說,民營中小企業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對緩解全省就業壓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追趕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資料圖片)
近年來,陜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但今年因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中小企業發展困難,舉步維艱,急需政府幫扶。
今年省兩會上,高鴻鵬在《關于重視全省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指導培訓的提案》中建議,省工信廳可在全省市、縣/區,組織中小企業的董事長、主要股東、高級管理人員參加轉型升級指導培訓,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堅定發展信心,轉型升級,穩就業同時擴大就業。 高鴻鵬說,陜西要深刻理解“經濟周期”、“金融去杠桿”、“環保治理”的重要性,引導全省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學習前沿科技動態,鼓勵全省民營中小企業參與高新技術投資,鼓勵企業爭取政策支持,結合自身情況穩就業、擴大就業;政府要樹立典型,表彰獎勵,廣泛宣傳,引導全省更多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積極參與穩就業、擴大就業。
提案交辦后,受到承辦單位省工信廳的高度重視。近年來,為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省工信廳結合我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實際,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改革創新,推動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扶持初創型企業擴量提質發展,支持成長型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引導中小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著力培育“專精特新”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列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每戶獎勵50萬元。
為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宣傳培訓,助力企業發展,省工信廳積極開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每年從中小企業專項資金中列支近1000萬元,開展人員培訓;組織開展高級研修班、繼續教育等系列培訓活動,引導企業家增強市場意識、誠信意識、發展意識和創新意識,全面提升企業營銷管理和技術水平;介紹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案例,推廣經驗和做法,引導企業根據自身產品、技術特點,強化經營理念,提升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從市場資源流動中獲取動能增量。
疫情發生后,省工信廳及時出臺《陜西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減輕稅費負擔、減免企業房租等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穩定發展,幫助企業用好用足政策,緩解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影響,提振發展信心,保持穩定發展。
2019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充分肯定了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有力舉措,為民營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記者從省工信廳非公經濟發展處了解到,目前,省工信廳正在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精神,配合省發改委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商議具體措施部門分工,加強部門協調合作,明確各責任單位具體任務和要求,推動政策落地落實落細。
“這次疫情,對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較大沖擊和影響,這種情況下,需要政府號召、動員,全社會一起行動,幫助中小型企業疏導壓力排憂解難。”高鴻鵬說。
各界導報首席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