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夏,荷風送香。在蒲溪鎮響洞河、天星村的鄉間小路上,只見漢陰政協幫扶干部結對成組,進村逐一排查逐一整改,入戶聽民情、查民意、解民憂,拼知識、比耐心、講奉獻,齊心協力攻克最后堡壘。
聯鎮領導督戰一線,定下“硬任務”
“‘三排查三清零’問題整改非常關鍵,要做到戰區指揮‘鎮鎮查’、領導督導‘村村到’、對標排查‘項項過’、干部幫扶‘戶戶訪’、問題整改‘件件清’、確保對全村常住戶全覆蓋,逐村、逐點、逐戶做好三個排查、五項實事”縣政協主席史正林提出要求。
連日來,史正林充分發揮戰區指揮長作用,帶領副主席王生林、符清野、廖靈君分別深入所包抓的鎮、村,對脫貧攻堅排查整改工作進行再督導、再部署、再加壓,動員全體干部統一認識,振奮精神,持續發力,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實在的行動,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除了現有需要整改的問題外,還有沒有需要縣鎮協調解決的?”史正林每到一村,總是直截了當的向村上負責人詢問。
聚千鈞于一擊,畢其功于一役。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關鍵階段,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熱度、速度,盡銳出戰,勠力向貧困發起猛攻。首先要提高認識抓整改,對于各級排查出的問題,結合當前干部作風大整飭工作開展整改,做到在觀念上有新飛躍,思路上有新突破,工作上有新標準,作風上有新改進。其次要完善資料抓整改。基礎資料是反映扶貧工作“真”與 “實”的重要依據,不能刻舟求劍、不能閉門造車。最后要強化責任抓整改,堅決摒棄形式脫貧、文字脫貧、數字脫貧的思想,用鐵的紀律作保證,強化責任擔當,對失責者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幫扶部門會戰一線,立下“軍令狀”
一諾千金,脫貧“硬任務”如何交卷?
縣政協作為牽頭部門,按照 “閉門”抓學習、“開門”找問題、“出門”抓整改、“上門”解難題的工作思路,迅速組織全體幫扶干部召開脫貧攻堅排查整改工作推進會,就如何落實好這次攻堅硬任務一邊交流一邊探討。
“問題整改工作只是“基本動作”,幫扶干部不能只圖一“改”了之,這樣做仍然是干部在干,群眾在看,干群沒有形成一股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是一句空話。要在排查整改的過程中了解貧困戶最需要解決的是什么,決不讓群眾今天的難題成為幫扶干部明天的問題。”駐村工作隊長帶頭立下軍令狀。
“現在我們白天扶貧,晚上搞業務,不解奪取脫貧攻堅最后的勝利,決不收兵!”。說完,幫扶干部紛紛入戶排查整改,逐戶補正信息、交叉檢查、現場訪談,確保一戶一戶過篩、一個一個過關。以繪制“施工圖”、亮出“責任圖”、細化“進度圖”方式,凝聚脫貧攻堅四支隊伍的強大合力,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幫扶干部奮戰一線, 干出“新成效”
整改只是方式,解難才是目的。
在陳啟斌戶家中,幫扶干部了解到因全縣開展文明縣城鞏固提升工作,他編制的竹籃不能在街邊擺放而一時滯銷。立即協調在集鎮市場劃出售賣區,徹底解決了其燃眉之急。
在核實貧困戶陳祖弟家收入時,發現陳祖弟的兒子陳啟青已經幾個月沒有收入來源了,史正林立即向周邊用工企業進行咨詢,現場解決了陳啟青的務工問題,陳祖弟直夸“共產黨的干部是恩人”。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舉不勝舉……幫扶干部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扶貧入戶走訪排查整改,把一件件好事、實事、大家事辦進了群眾心坎里。
據了解,蒲溪鎮以問題排查整改為抓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等工作重點,建立健全信息補正、問題排查、整改落實“三本賬”,自查自糾問題46件,限期整改問題21件,同時建立相應的長效機制,真正打好打牢“兩查一考”基礎,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胡仕龍 張海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