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棕香情,干群心連心。6月22日上午,在建黨99周年及傳統端午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漢陰縣政協主席史正林帶領縣政協班子及部分政協委員、機關志愿者和部分駐區單位負責人,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北街社區“迎端午 慶七一 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黨日活動。
關懷表彰 激勵共建動力
“你們年輕時積極投入崗位工作,退休了大力支持社區建設,在文明創建、新民風建設等方面處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是黨和人民寶貴財富,一定要保重好身體......”史正林緊緊拉著北街社區退休老黨員石德廣的手,深情地關切道。近年來,在縣政協的倡導組織下,北街社區包聯單位積極參與,先后組織“七一”建黨、“十一”國慶、“元旦”迎新年及端陽、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慶祝紀念表彰活動20余場次,社區黨員干部群眾“心向正能量、共建新社區”的動力得以充分激發調動。
“真是沒想到,我就是把媳婦當女兒一樣看待,盡了一個老年人的本份,還給我評了個“好婆婆”,縣上領導親自為我頒獎,我要和街上的老姐妹們一起,再做好點.....光明巷街的王曉英上臺接受“好婆婆”表彰后,高興地合不攏嘴。
本次活動共同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工作,對工作、生活、家庭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好婆婆”“好媳婦”等16名先進典型進行了現場表彰獎勵,激勵大家向先進學習看齊,共建社區、共管社區、共享社區建設成果。
聚焦重點 層層倡議聚共識
“請大家從踐行文明、告別陋習、保護環境、文明出行、文明上網、志愿服務、塑造文明、文明用餐等八方面做起,為省級文明縣城鞏固提升工作出一份力、添一份彩,為省級文明縣城復驗復審作出新的貢獻......縣政協副主席、省級文明縣城鞏固提升北街社區一級網格長符清野向廣大政協委員和與會全體人員發出了“文明城市是我家·城市文明靠大家”的倡議。
“公筷公勺添親情,讓我們共同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習慣,養成安全、健康、文明、衛生用餐新風尚,爭做文明漢陰人!”縣政協常委、縣婦聯主席韓丹發出“公筷公勺 文明用餐”的倡議。
“漢陰縣于2014年就成功創建命名為全市首個“省級文明縣城”,光榮稱號來之不易,凝聚了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辛勤努力。當前正值文明縣城復驗的關鍵時刻,全體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根植群眾、聯系人民的優勢,廣泛凝聚文明縣城鞏固提升的共識,在文明行動中先行發力,做到實處;駐區各單位干部職工和廣大居民要不斷加強道德修養,爭當文明風尚的傳播者;要嚴格自我約束,爭當文明行為的踐行者;要熱心公益事業,爭當創建工作的志愿者;要堅持全民參與,做文明創建的推動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充分發揮優勢、凝聚力量,共同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史正林向與會委員、黨員干部和群眾提出要求,省級文明縣城鞏固提升的共識進一步凝聚。
殷切囑托 激發社區治理合力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社會才能穩固。史正林強調,社區工作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是社會幸福合諧的基石,也直接反映整個城市的治理水平。社區黨組織要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區治理的重要論述,首先把社區建設好,把黨的惠民政策宣傳落實好,把居民的管理服務做好,把社區群眾和單位組織好,促進共建共治共享;二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關注鄰里關系的調處、留守老人和兒童的生活保障等工作,用心用力用情做好社區工作;三是要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321”基層治理體系為抓手,學會借力、善于聚力,做實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切實把省級文明縣城鞏固提升等重點工作和社區治理等全面工作做實做好做出成效,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祝俊/文 張浩/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