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記者 趙坤
7月6日,西安市政協召開十四屆二十五次常委會議,圍繞西安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問題進行專題協商。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4月初,西安市政協成立了以市政協主席岳華峰任組長、副主席張建政任副組長、部分政協委員和相關部門同志參與的專題調研組,以小分隊、多單元的形式,先后深入周至縣、鄠邑區、高陵區、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及下轄的14個村走村入戶進行調研;通過座談會的形式,征求了西安15個市級部門和民主黨派工商聯、10個區縣政協及幫扶“四支隊伍”的意見建議。結合書面函調、網絡調研等方式學到的經驗,于7月3日形成了一份集“眾家”所長、助“自家”超越,問題剖析準、意見建議實的《關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調研報告》。
“全市共有10個涉農區縣和開發區,從2014年新一輪扶貧建檔立卡至今,7萬余戶貧困戶25萬余人中有6萬余戶24萬余人實現脫貧,29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唯一的貧困縣摘帽出列,累計減貧97.81%,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9.22%降至0.23%。剩余在冊的5424戶8769人中,96.41%為低保戶和特困供養戶,絕對貧困問題基本消除,脫貧攻堅任務基本完成。”西安市副市長贠笑冬通報了西安市脫貧攻堅情況。
會上,參與調研的西安市政協領導和委員們圍繞主題,打開了話匣子。3個月來的實地走訪察看和座談交流,涉農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條件的急速改觀、貧困戶生活的顯著改善,以及戰“疫”戰“貧”雙力并發,讓每個人在發言時,都對西安務實、扎實、真實的脫貧工作贊嘆不已。
高質量解決了“貧”,但“困”依然存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基礎不牢固、規劃引領不充分、支撐性人才不充足,農村新業態新產業新商業推進緩慢、集體經濟作用不明顯……針對制約西安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問題,調研組建議在推進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期間,將之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找好二者的聯結點,打好組合拳、畫好同心圓,建立起長短結合、遠近銜接、標本兼治的體制設計、機制安排和政策制定,使之互促共進、深度融合,讓鄉村新生活、新奮斗再上一個臺階。參會委員們也就此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當天的會議還通過了《關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調研報告》,審議通過了西安市政協相關工作制度的修訂。
岳華峰表示,今年以來,西安市政協堅持強化政治引領、服務中心大局、緊抓主責主業,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卓有成效,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開展調研視察、民主監督、協商議政,匯聚最大正能量,助力西安市委、市政府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扎實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要緊盯重點任務,進一步固本強基、狠抓落實、錘煉作風,確保政協各項履職取得扎實成效。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