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內容。 7月8日,安康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開展“發展生態高質量農業”專題調研,市政協副主席黃驍勇參加調研活動。
吉河鎮清雅現代農業園區查看辣椒種植
調研組一行深入漢濱區吉河鎮清雅現代農業園區、瀛湖鎮西坡村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民辦馮家壩現代農業園區、五里鎮盤龍山魔芋基地、五里工業集中區辣椒加工廠、亞非拉釀酒廠、南瓜粉加工廠、盛華香菇醬加工廠等進行實地考察。
走進漢濱區馮家壩現代農業園區,一排排現代化標準蔬菜大棚鱗次櫛比,葡萄、小乳瓜、葫蘆、南瓜......各式各樣的蔬果掛滿藤蔓,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系統、無土栽培及現代化育苗、農產品溯源等技術得到了調研組的充分肯定。在園區盡頭的大棚內,一個個形狀像枕頭的“營養包”整齊地排列著,這種“營養包”通過將玉米和蔬菜秸稈、食用菌菌渣、牲畜的糞便經粉碎機粉碎過后,進行3個多月的生物發酵,裝入包內種植農作物,可實現土地休耕增產,也可以避免植物黃葉和病蟲害,提高座果率和產量。
“清雅現代農業園區總規劃面積1200畝,主要分為核心區和示范區,核心區占地面積850.7畝,示范區占地393.4畝。園區主要以牛羊養殖為主導,實施農林牧結合,產銷一體化,綠色生態循環的產業鏈。”園區負責人介紹到。自2018年建成運行以來,該園區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聘用務工等多種方式累計帶動當地貧困戶80戶293人穩定增收。
調研組在漢濱區建民辦馮家壩現代農業園區調研現代化生態農業
今年以來,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對農業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要求,不斷尋求產業生態化建設,吉河鎮黨委、政府規劃了總規模達1000畝的辣椒產業基地,其中在該園區規劃了示范基地核心區300余畝,通過建好核心示范基地和合作社基地示范種植,采取統一管理、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的產業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同步同業、訂單收購、生產托管、園區務工等方式帶動當地農戶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辣椒產業。
“這個南瓜粉很不錯,加工后的口感沒什么變化,保持了原來的醇厚綿甜。”在安康濟波泉農業科技貿易有限公司,委員品嘗新產品時連連稱贊。據了解,該公司現引進南瓜粉、南瓜子加工生產線各一條,年可加工南瓜4000噸,生產南瓜粉1000噸、南瓜子250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訂單收購”的方式,建設南瓜種植示范基地2萬畝,帶動農戶種植南瓜4000畝.......
調研還在繼續,委員們邊走邊看,圍繞產業發展思路、產業基地建設、示范園區建設、服務體系建設、質量安全監管及產業化發展的相關問題深入調研,總結經驗,梳理問題,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來昌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