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靜波 攝
各界新聞網訊 7月30日,省政協召開“推進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月度協商座談會。
省政協常委、西安歐亞學院董事長胡建波介紹,老舊小區改造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西安歐亞學院借與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合作開展城市規劃之契機,對加快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進程、提升改造質效,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
“規定動作”改造與民意需求存在不一致,公共配套設施難以增建補建,小區權屬單位配合度不夠……在胡建波看來,這些都是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難點。
胡建波建議,要分類實施,突出重點,街區統籌,多元參與。“老舊小區按照屬性可分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家屬院、城市低洼改造小區、房地局公房、第一批商品房小區;按面積大小可細分為零散分式老舊小區、較成規模小區、大型小區;按房齡可分為20-30年、30-40年、40年以上小區。”胡建波說,對這些小區,建議按照不同分類制定差異化改造標準,并結合小區居民需求,開展個性化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既有改善群眾生活環境的考慮,也有改善城市區域形象的作用,應將小區改造分為形象改造和功能改造兩大類,對于不同小區應制定不用的重點改造內容,避免“一刀切”式的改造標準。
胡建波建議,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更應服務于城市有機更新的歷史周期和城市生命周期。對于密集分布又“散而小”的老舊小區院落組成的街區,改造的著眼點應調整到街區生活功能的完善上。除了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工程重點應當考慮消防通道、停車位及街區交通組織和公共安全上。還應拆墻通路,形成具有一定管理規模的街區,讓改造更多體現出公共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