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榮
7月24日,省政協通報表揚在脫貧攻堅戰中作出積極貢獻的全省各級政協委員,商洛市政協委員、山陽縣恒瑞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魯保存成為獲此殊榮的市級政協委員之一。
“當我看到通報表揚信有我的名字時,我激動了好一陣,沒想到自己也被表揚了!”8月10日,提起省政協通報表揚之事,魯保存仍難掩內心喜悅。在他看來,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能得到省政協的通報表揚,不僅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
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
魯保存出生于山陽縣一個貧困家庭,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他吃苦耐勞、敢于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九十年代初,魯保存在西安創建恒瑞腸衣公司,由于誠信經營,企業做得風生水起,當時年總產值達到1億多元。
無論企業做的多好,在魯保存心里,他始終明白自己就是一個農民企業家,是靠著黨的好政策走上了致富路。有一次魯保存回鄉探親時,看到鄉親們日子過得艱難,縣里企業也不多,農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做人不能忘本,我要回山陽為鄉親們做點事,帶領大家一致致富。”魯保存說,一個人富不算富,帶著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
2012年7月,魯保存回到山陽縣,投資2億多元建起了山陽縣恒瑞肉制品有限公司,帶動當地群眾發展生豬養殖。經過幾年發展,公司年總產值達到3.2億多元。
“豬”生意助力村民脫貧致富
2017年8月,山陽縣委、政府提出“百企聯百村帶萬戶,助推精準扶貧”號召,魯保存積極響應,主動參與,他依托公司優勢,帶動上千戶村民,把養豬作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并以每公斤高于市場1元的價格上門收購肉豬,解決了山區養殖戶出售生豬無勞力、運輸生豬無工具的難題。
2017年,他先后投資800余萬元,在色河鎮屈灣村建成萬頭標準化養豬廠,帶動周邊50余戶貧困戶發展肉豬散養,安置30余名貧困群眾進廠就業,戶均年收入2萬余元。他利用國家對貧困戶發放5萬元貼息貸款的政策,與高壩鎮黃土凸村100戶農戶簽訂資金入股合同,每年每戶可分紅4000元,為貧困戶脫貧奠定了基礎。
針對邊遠山區無技術、無資金、無項目的貧困戶,魯保存招聘40多名貧困人員安排到公司就業,人均年收入3萬余元。為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魯保存投資100余萬元,先后在中村、高壩、過風樓等移民社區建成10個腸衣護套加工廠,培訓安置當地500余人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實現了貧困人員在家里吃住、在村內就業的意愿。此外,他還投資150余萬元在城關街辦和平村、中村鎮碾溝村建成生物質顆粒加工廠,解決村集體經濟收入。
點滴愛心匯聚大愛暖流
認識魯保存的人都知道,“魯總”是個大忙人,一年到頭總是在忙。
“作為企業負責人,環保、安全、生產、銷售樣樣都得操心,這也是對消費者和員工負責。”魯保存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公司從購買生豬到屠宰,每項工序他都嚴格盯著;從防疫檢測到化驗,他嚴把質量關,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肝素鈉提取是公司的主打產品,技術要求高,魯保存嚴格強化過程管理與控制,確保產品高質量出口。
除了做好企業外,魯保存還積極投身公益捐贈活動,先后為山陽中學、城區二中、城區二小等110名貧困孩子捐資11萬元,幫助貧困孩子完成學業。先后為省政協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省愛心溫暖助學協會、團省委愛心基金會等捐款3萬余元,為山陽縣紅土嶺村、和平村、獅子村等6個深度貧困村捐資16萬元,作為村集體扶貧資金。
2018年4月,魯保存聽說山陽縣城區二中有30名貧困戶孩子生活困難,無法正常入學,他就主動聯系學校捐款3萬元,幫助這些孩子完成學業,并承諾幫扶他們直到初三畢業。同年10月,省團委、省青少年基金會開展暖冬行動,魯保存主動捐資7000元,為山陽城區一小20名貧困學生贈送暖心包,讓孩子們溫暖過冬。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們小時候受過的苦,不能讓孩子再受一遍,有困難大家幫忙拉一把,日子總會好起來的。”魯保存說。
致富不忘鄉親。魯保存數十年為一日,為政府分憂,替百姓解愁,用愛心溫暖貧困者的心,也為山陽縣脫貧攻堅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