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要充分把握好政協工作節奏,選好選準協商議題,創新協商方式方法,認真履職,當好黨委政府參謀助手。”漢中市政協主席嚴維佳說。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影響,也暴露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為全面了解漢中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現狀,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快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步伐,漢中市政協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結合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及時對年度協商計劃作出調整,將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納入常委會專題協商議題,組織委員進行調研并開展協商議政。
6月4日,漢中市政協主席嚴維佳帶領部分市政協委員和市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先后到有關縣區和醫療、疾控機構進行實地調研,摸清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情況和存在問題,共同探討并提出加強和改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為提高調研的針對性,7月3日,漢中市政協舉辦首期“政協講堂”,邀請法律專家為市政協機關干部和部分市政協委員作《傳染病防治法》專題講座,幫助大家了解傳染病防治法律知識。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市政協形成了《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據了解,目前,漢中市現有12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編在崗人員共計508人,市疾控中心實驗室的A類儀器設備配置率平均為78.65%,縣區疾控中心實驗室的A類儀器設備配置率平均為69.86%。先后構建了覆蓋11個縣區的艾滋病、結核病專病實驗室網絡,市疾控中心建有1個潔凈實驗室和5個P2級實驗室。
“監測預警滯后,應急機制不夠健全”“工作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疾控能力自身建設不過硬,疾病防控效能與實際需要差距較大,社會公眾預防意識較差”……7月28日,漢中市政協圍繞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召開專題協商會,部分委員認為,當前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仍存在短板弱項,需在發展中繼續完善。為此,委員們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希望有關部門汲取新冠肺炎疫情教訓,做好疾控工作“十四五”規劃編制,按照平戰結合、科學合理的原則新建市級公衛單位、應急基地和應急中心為一體的公共衛生中心,優化資源配置,分層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和調用制度,加快專兼結合、平戰一體的疾控隊伍建設,健全城鄉一體、協調聯動的疾控、救治和監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市政協緊扣全市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存在的短板弱項確定協商主題,及時發出了政協聲音,切實發揮政治協商制度作用。”漢中市政協委員、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李斗對此深有感觸。“正當時,通過此次協商,在深度調研和思考基礎上提出了有針對性、實操性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政協委員積極為全市筑牢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履職擔當。”漢中市政協委員、陜西理工大學教師丁銳說。
建言建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漢中市委、市政府對此次專題協商會高度重視,市政府辦、市衛健委等16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聽取調研情況報告和委員發言。“對于調研報告和市政協委員發言中指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將認真梳理歸納,在今后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中逐一研究落實,努力推進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專題協商會上,市衛健委負責人當場表態,將認真落實相關意見建議,為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堅實屏障。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