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3日陜西省政協編發的社情民意信息中,省政協委員、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張虹呼吁,關注小微企業“四盼”,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省政協委員 張虹
張虹說,陜西省統計局開展的二季度規模以下工業抽樣調查和快速調查顯示,當前小微企業存在“三減一缺”,即新接訂單減少,市場需求普遍不足;生產能力利用率減弱,復工但未全面復產;部分企業營業收入銳減,經營狀況不容樂觀;資金短缺仍是制約小微工業企業發展的瓶頸。
張虹了解到,小微企業有“四盼”,亟須更大支持和更多幫助。
期盼稅費減免,有效降低經營成本,讓企業“挺得住”。疫情期間,政府陸續出臺了稅費、社保費等減免或延遲繳納,減免國有房產租金等政策。但實地調研發現,針對小微企業而言大部分達不到申報標準,或未交納社保費,且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承租的是非國有廠房,并未真正享受到優惠政策,建議針對小微企業制定出臺可行措施。
期盼信貸支持,全力保障資金周轉,讓企業“活下去”。當前,小微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緊缺嚴重,影響經營運作,亟須信貸支持。推動建立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協調銀企溝通,降低融資門檻,增加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延緩部分貸款期限,適當降低貸款利息或由政府貼息,緩解資金周轉困難,降低融資成本,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期盼加強政府服務,暢通銷售渠道,讓企業“轉起來”。調查結果顯示陜西工業小微企業訂單減少,從長遠看,擴大市場需求,拓寬銷售渠道才是促進企業經營回歸正軌的關鍵之匙。要加強政府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疏通、拓寬市場銷售渠道,通過各種平臺,加強對陜西特色產品、特色品牌的宣傳力度,提升影響力和知名度,幫助企業早日走出困境。
期盼提升園區聚集作用,搭建共享平臺,讓企業“強起來”。建議積極推進工業園區建設,以優化產業布局和補齊上下游產業鏈為重點,降低準入門檻,把更多的企業吸引到園區投資興業,增強產業鏈布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形成主導產業引領,配套產業集聚,促進產業項目質量和效益雙提升。(路 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