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市政協
按照省政協統一安排,圍繞2018年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問題清單、典型案例和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以及政府誠信、辦事效率和減稅降費等方面情況,寶雞市政協采取現場察看、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形式,對全市營商環境建設情況開展持續專題民主監督調研。
存在問題
一是政務服務效能有待提高。行政審批機制需進一步完善,特別是投資項目審批環節多、時限長等問題依然存在;有些行政審批事項還有“兩頭辦”現象;“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進度仍需進一步加快;少數工作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不強,“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辦不成”的情況還有發生。
二是信息共享渠道不夠暢通。一些主要部門的核心政務數據業務系統都是縱向網上運行,行業數據條塊分割嚴重,尚未互通共享數據。比如,不動產登記需要住建、稅務、公安、民政、司法、財政等部門相關數據,但由于信息電子數據系統情況復雜,要實現部門之間互聯共享目標還存在一定困難,“一網受理”仍有局限。
三是企業群眾獲得感還不強。在建設工程項目手續辦理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工作要求存在矛盾,比如,根據有關規定,住建部門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前提條件是,要求企業出具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憑證,導致企業審批環節和時限都有所增加。有時存在多頭重復管理情況,或者層層加碼,給企業增添了負擔。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還比較突出;組建審批局后審批工作涉及范圍不斷拓展,人員素質還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改革實效與群眾期盼仍有一定差距。
幾點建議
(一)優化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只進一扇門”服務,進一步縮減項目審批辦理時限。工程建設項目實行并聯審批、聯合審圖、聯合竣工驗收、跟蹤服務新舉措;加快寶雞市工程項目審批系統平臺上線運行,實現審批全程網上進行。加快推進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的運行和完善。探索“證照聯辦”審批辦法,對辦“一件事”涉及多個審批服務事項打包,提供量身定制的套餐式、主題式集成服務,取消各類重復提交的證明材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使大眾需求與政府服務實現無縫對接。
(二)加快資源整合,進一步推進信息共享。打破政務資源交換共享壁壘,整合信息平臺系統,構建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推進各類事項“一網通辦”,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切實做到在線審批、網上辦證、業務查詢等事項;大力推動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綜合運用,促進線上線下一體運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發揮各方作用,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加強審批隊伍建設,充實一線力量,強化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辦事能力;對窗口單位搞好教育引導,增強人員自主服務意識,切實改進服務質量;針對專業性強的崗位,可由原部門對現職人員進行“傳幫帶”,使其短時熟悉業務,盡快進入角色;推薦骨干力量到先進地區掛職和外出學習考察,進一步開拓視野、創新工作。強化人大、政協監督職能,堅持與新聞媒體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作用,加大宣傳部門宣傳引導力度,充分調動縣區、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形成縱橫聯動、協同高效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強大合力。
(四)破解突出問題,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探索建立對企業涉及環境、生產、職業衛生安全諸多內容評估施行“一評(審)通”制度,為相關企業降負。在年度考核時邀請商會代表、企業人士參與評價,安排審批一線人員參加聯企活動,加深相互了解;出臺涉企權益和發展政策前,把征求工商聯和商會意見作為重要環節,不斷提高企業的政策獲得感和投資安全感。推動創新金融保證方式,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助企業參與第三方評級,引導商業銀行運用信用評級結果,加大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加強與稅務部門合作,將納稅信用和貢獻轉化為有價值融資成本,解決缺抵押、少擔保誠信納稅企業資金難題。推進產業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清理違反市場規則政策文件,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和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創造活力。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