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秋雨簌簌、冷風陣陣,但卻擋不住委員履職的堅定步伐。9月21日,咸陽市政協主席汪文展帶領10名政協委員,冒雨來到永壽縣耿家村,宣講政策知識,體察社情民意,傾聽意見建議,助推脫貧攻堅,共商發展良策,拉開了咸陽市政協系統“委員活動日”序幕。
在永壽縣耿家村開展“委員走進群眾 體察社情民意”委員活動日座談會 記者 韓永國 攝
在省政協的統一安排下,咸陽市政協精心做好“委員活動日”各項工作,9月21日,以“雙走進”(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為主題的“委員活動日”在全市政協系統同步開展,積極實施,穩步推進。
開展學習宣講 宣傳政策知識
讓群眾充分認識新時代“政協力量”
活動日當天,市縣政協采取學習原文、座談交流、專題講座等不同形式,向各級政協委員、企業員工、基層群眾宣講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和新修訂的《政協章程》等,使基層群眾進一步認識政協、了解政協,走進政協。永壽縣政協舉辦“委員大講堂”,聘請西安市委黨校教授、陜西社會主義學院特聘教授張鈞巨,向全體委員宣講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深化思想認識,提升履職能力,增強責任擔當。
進村入戶走訪 開展扶貧幫困
讓群眾深切體會到“政協就在身邊”
“走進基層群眾,體察社情民意,傾聽群眾意見,提出接地氣的意見和對策,真正讓政協走到了群眾身邊。”程婕委員在活動日現場感慨地說。市政協提案委組織委員來到永壽縣耿家村,查看該村“暖心衣櫥”服務、農村電商發展、便民服務中心、手工制作工作室、農村產業發展等情況,入戶走訪貧困戶。有的委員現場表態,發揮領辦企業優勢,幫助解決貧困戶就業,支持發展主導產業,促進貧困戶盡早脫貧致富。乾縣政協開展送醫療衛生下鄉和送養殖技術下鄉活動,先后為近200名群眾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心電圖,為40余名慢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發放常用藥品400多盒近萬元;開展醫療、畜牧養殖技術及衛生防疫知識宣傳活動,讓群眾聽到政協“聲音”,看到政協“身影”,感受到政協“力量”。
深入委員企業 幫助紓困解難
讓委員真正找到“委員之家”的感覺
走進委員企業“望聞問切”, 感受委員心中的“溫度”,面對面傾聽委員心聲,心貼心了解委員訴求的新舉措,是咸陽市政協今年組織開展的“走進委員、傾聽意見”活動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也是貫徹落實“雙走進”的又一具體舉措。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組織委員深入西安市未央區蒜泥科技、隆基樂葉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現場觀摩生產線、零距離感受科技創新、面對面溝通交流;民族宗教委組織委員組織委員赴市紡織工業園、咸陽新控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體驗交流,學習“夢桃精神”,激發委員活力,增強履職動力。
加強聯誼交流 暢談履職感受
讓委員更好發揮優勢講好“政協故事”
政協是“舞臺”,委員是“主角”。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只有加強與委員聯系交流,了解委員需求,積極創造條件,為委員更好履職創造條件,就一定能更大地激發委員工作活力。市政協教科衛體委組織委員赴市科協、青少年科技館、體育館,實地走訪、座談交流,開展體育比賽,學習推廣委員履職先進事跡,交流履職心得,暢談體會感受。武功縣政協通過委員個人履職工作室優勢,舉辦委員履職心得交流,充分展示委員個體風采,經常性地服務基層群眾,有效激發了委員履職生機與活力,使委員個人履職工作室成為深入基層一線的工作窗口、委員個人日常履職的示范點和群眾身邊的辦事處,推動“委員活動日”經常化有序開展。
咸陽市政協主席汪文展一行在永壽縣耿家村查看農村電商發展情況 記者 韓永國 攝
創新思維模式 改進方式方法
積極探索新時代“在政協協商”的“政協模式”
積極探索“在政協協商”模式,建設“請你來協商”平臺,開啟信息溝通的“直通車”,架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積極打造“群眾身邊政協”新形象,是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的“必答題”,咸陽市政協主席汪文展如此說。9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在政協協商”研討會在咸陽政協舉行,這是“雙走進”“委員活動日”的延伸和拓展。市政協委員孫瑛建言,政協工作要多接“地氣”、常沾“泥味”,做到說話有“根”、發言有“據”、建議有“策”、協商有“果”。研討會上,來自各個方面的政協委員、縣區主席、黨派代表、政協干部等60余人緊扣“在政協協商”主題,創新思維、暢談想法、大膽建言、積極獻策。王薇委員提出的開展“政協同心讀書會”、開設“委員專題工作坊”、“找典型學榜樣”、“講述政協故事”等意見建議務實管用,切實可行,得到與會人員的認可,取得了良的效果。(劉紅軍 記者 韓永國)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