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一個企業要發展壯大,就必須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必須緊緊依靠十里八鄉的農民群眾,必須緊緊依靠當地的獨特資源,以良好的效益反哺農民群眾,讓他們有一種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產業助力脫貧。”在省政協常委、永航企業集團總裁梁剛看來,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一個企業的價值。
梁剛(省政協常委,永航國際企業集團總裁)采用“公司+科研機構+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向種植貧困農戶免費發放價值80余萬元的種子、種植化肥和補貼,并成立中藥材元胡研究所,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在選地播種、病害防治、品種選育等方面對農戶進行精心指導,累計培訓農戶3萬人次,輻射帶動漢中地區元胡種植面積40余萬畝、天麻種植面積2000余畝,已使10萬貧困人口產業增收,形成了企業發展壯大、貧困群眾增收、地方政府增稅的互利多贏機制。同時,他熱心公益,向省、市慈善協會和愛心濟困協會捐款捐物10余萬元。
致力于重振國有制藥企業
上世紀八十年代,梁剛在陜西中醫藥大學中藥專業學習。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渭南藥廠工作,從員工干到了廠長。在深化國企改革大潮中,他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勇挑老國企陜西白云制藥廠改制重任,創建了陜西白云制藥有限公司,帶領企業走上了自力更生、矢志報國的艱辛征途。
為了重振國有制藥企業,梁剛帶領團隊遠赴多個省份,最終選擇地處“天然藥庫”秦巴山區的城固縣作為中藥生產加工基地。
“城固土壤肥沃、質地疏松,雨量充沛、河渠交錯,為元胡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產條件。”梁剛說,經過多次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考察,通過可行性分析論證,公司最終做出大膽決策,將城固元胡作為一個大產業來發展。
歷經近二十年不懈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占地200余畝,擁有科技和管理人員180人、員工560余人,集中藥材規范種植、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醫藥集團公司。
在元胡種植中富民 在產品加工中奉獻社會
致富思源,回報桑梓。“種植元胡主產區董家營鎮的道路坑坑洼洼,每遇雨天道路泥濘不堪,車輛沒法進出,特別是采收季節,元胡全靠人力一簍簍背出。”梁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他的倡導主持下,公司出資560萬元為當地修建了11.9公里的村級水泥路,結束了群眾行路難歷史,極大調動了群眾種植元胡的積極性。
“2003年以前,城固縣元胡還停留在散戶種植階段,存在種植不規范、質量低、效益差,缺乏病蟲害防治知識等突出問題,畝產成品僅有110公斤左右。”面對存在問題,梁剛帶領技術團隊通過深入調查研究,開發了強力天麻杜仲膠囊、宮瘤寧膠囊等中藥產品,并與農戶結為利益共同體,實現了在元胡種植中富民、在產品加工中奉獻社會的心愿。
為破解千家萬戶面對的小生產方式難題,公司免費為農戶提供有機元胡規范化種植技術指導培訓服務,并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出“公司+科研機構+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目前,公司已輻射帶動漢中地區發展元胡種植達20萬畝以上,元胡平均畝產也由過去的110公斤增長到180公斤以上,最高畝產達到230公斤以上,區域元胡種植產值達30多億元,總產量占到全國的80%以上,10萬貧困人口通過元胡產業實現了增收。如今,在城固元胡產區,已形成了企業發展壯大、貧困群眾增收、地方政府增稅的互利多贏機制。
“如今,我們開始著手在寧強種植天麻,希望繼續助力當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在梁剛的設想中,一條關于天麻的產業鏈條日益清晰。他說,我們不僅要做好天麻種植,還要把加工、銷售和品牌建設各環節都做到位,開發好天麻深加工創新產品。
2019年在寧強縣大力支持下,永航企業集團成立了寧強縣林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并與縣政府簽訂了《秦巴山區萬畝林下仿生態天麻種植科研開發項目投資合作意向書》。研究中心根據寧強優越的林下資源,先后組織院士、專家進行了四次實地考察,并參照漢中市“十三五”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寧強林下仿生天麻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林下1萬畝仿野生天麻種植示范基地的目標。
說起在脫貧攻堅中自己受到省政協通報表揚一事,梁剛表示深受鼓舞。他說:“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企業家,一直身體力行參與社會服務,擔當社會責任。在幫扶貧困對象的同時,我從他們的幸福和感恩中收獲了內心最大的感動,這讓我深刻意識到企業家不僅要創造更多的財富,更要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幸福。”
各界導報記者 張姣姣/文杜靜波/圖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