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南市政協
4月中旬,渭南市政協成立專題調研組,先后深入臨渭區、大荔縣、白水縣,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形式,對全市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隨后又召開專題協商會,就調研情況開展協商建言。調研組針對就業難問題依然突出、就業創業服務和扶持力度有待加強、技能培訓仍需深化、就業脫貧任務艱巨等存在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通過實地調研,調研組認為,從總體來看,全市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總量不斷擴大,就業創業結構持續改善,就業創業質量穩步提高,就業創業局勢保持穩定。為推進全市農村勞動力就業工作,渭南市成立了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實施了返鄉創業就業“十百千萬”工程,為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創建了6個市級農民工回鄉創業示范縣、24個農民工回鄉創業示范園區,建成11家農民創業孵化基地,認定74個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示范鄉鎮、234家就近就地就業示范基地(企業),為農民工創業提供了平臺。通過各項扶持扶貧優惠政策的落實,有效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全市年均農村勞動力就業102萬人,目前全市已有6.8萬人回鄉創業,創辦各類經營實體3.7萬家。
存在問題
一是就業難問題依然突出。農村勞動力綜合技能差、專業性不強,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不能滿足用工單位的基本需求,另外,企業工資薪酬等待遇也不能滿足就業者的期望,“兩難”問題依然存在;渭南總體以農業為主,工業總量小,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就業十分有限;受疫情影響,三產服務業復工緩慢,加之經濟下行壓力導致市場整體萎縮,不但原用工數量減少,新增就業崗位也很難實現預期水平。
二是就業創業服務和扶持力度有待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仍存在盲目性,主要靠自發性實現就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指導還需加強;創業企業大多起點低、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差,創業者缺乏市場分析能力、組織經營管理能力,難以適應市場、駕馭市場;農村創業者初期投資大多靠外出務工積累的資金,一次性投入到項目中去,后續資金缺乏,融資渠道不暢,影響創業的積極性。
三是技能培訓仍需深化。創業就業培訓宣傳還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受眾面不廣,特別是農村貧困群眾缺乏技能;就業培訓針對性、實用性不強,培訓技能與就業需求對接不暢;專業培訓相對薄弱,沒有突出品牌效應,培訓的人才專業性水平參差不齊,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求。
四是就業脫貧任務艱巨。目前貧困勞動力主要依靠鎮村特設公益性崗位,從事社會保障、保潔綠化等工作,受疫情和經濟發展影響,外出就業艱難,農村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特別是貧困群眾多數缺文化、缺技能、缺資金,僅靠公益性崗位很難實現自主脫貧和永久脫貧。
意見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創業就業良好氛圍。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網絡,宣傳創業就業扶持政策,營造政府鼓勵、社會支持、政策扶持創業就業的社會氛圍。二是加強法律法規、創業成功典型的宣傳,引導樹立創業就業新理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渭南追趕超越貢獻力量。三是加快推進創業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及時采集和發布人力資源供求信息,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為創業就業人員提供更加便捷、及時、高效的信息化服務。
(二)創新服務模式,拓寬創業就業渠道。一是針對當前防疫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緩慢等因素,按照輸出就業與就地就近就業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制定切合實際的創業就業規劃,多途徑化解就業壓力和矛盾。二是充分利用蘇陜、省際、省內勞務協作交流活動,提高勞務輸出的有序化對接程度,加大對勞務輸出工作的引導、管理、組織;全面加強各縣(市、區)的勞務協作,組成市、縣、鎮、村四級微信服務平臺,構建高速有效的“點對點”勞務輸出服務。三是繼續打造發展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農村合作社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
(三)擴大示范效應,激發大眾創業動能。按照“政府促進、社會支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思路,積極創建農民工創業示范工作。一是充分發揮示范縣、示范園區、示范鄉鎮和孵化基地作用,完善鼓勵創業的政策體系,健全集培訓、融資、項目推薦、專家咨詢、跟蹤服務為一體的扶持創業工作體系,吸引更多創業企業入駐。二是制定出臺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層次為創業者提供方便,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三是落實“十百千萬”穩就業工程實施意見,樹立一批創業標兵和典型,激勵和帶動更多的返鄉人員創業,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
(四)注重技能培訓,提高創業就業人員素質。一是整合培訓資源,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擴大培訓規模,延長培訓期限,提升培訓效果。二是充分發揮本土職業院校作用,加快職業教育發展,著力培養滿足不同層面、不同企業、不同群體需求的職業人才。三是創新培訓形式,針對農村實際情況和群眾需求,要打破固有模式,創新思路,做到應培盡培、培用結合。四是把創業就業培訓與企業經營管理結合起來,加強企業員工崗前和在崗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創業就業。
(五)加大扶持力度,助力脫貧攻堅戰。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聯系渭南實際尋找差距,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落實好保居民就業任務。一是把創業就業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實施大戶帶、企業帶、合作社帶的扶貧模式,讓貧困戶的土地、資產、資金、勞動力都能發揮其作用和價值,促進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實現增收脫貧。二是整合各級財政配套資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貧困家庭優先免費培訓有技能的勞動就業者,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增強脫貧能力。三是加強渭南勞務特色品牌的打造和扶持,擴大品牌影響,推動企業發展,引導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就業。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