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建議WIFI網絡收看)
“妹子,能不能請你幫咱通過電商賣賣蘋果?”
“好啊,曉艷姐,你下午有時間嗎?咱倆當面聊。”
這一段簡短對話背后,彰顯了委員濃濃的為民情懷。
以姐妹相稱的對話者一位叫魚轉英,另一位叫陳曉艷。說起她們的相識,緣于去年年底的一次留守兒童捐贈活動。
魚轉英是三原縣政協委員,陳曉艷是縣政協包扶的新興鎮牛安村一位果農。9月1日一早,魚轉英收到陳曉艷發來的微信,求援解決早熟蘋果“賣難”問題。
除政協委員身份外,魚轉英還是三原縣電子商務行業商會會長。“要試試果子品質,更重要的是把接單、包裝、物流、付款、售后等細節問題談明白。”接到微信后,魚轉英當天下午驅車30多公里趕到牛安村,與陳曉艷見了面。
“往年這個時候,大多是南方客商開車到園子里收果,咱這早熟紅甜富士一箱能裝10斤……”見到魚轉英,陳曉艷有了笑模樣。
今夏南方洪災,一度切斷了客商收購蘋果的車流,守著家里10畝果園,陳曉艷心急如焚。
“曉艷姐,你別著急,除了可以上線我們安達農場電商平臺出貨,我再多對接一些單位。”魚轉英拍拍陳曉艷的肩頭,叮囑她一定要嚴選果實,做好包材等預售準備。
果農陳曉艷
2014年,“粵漂”12年的魚轉英帶著學到的經驗回到家鄉三原,把電商引入了故土。從開辦“電商學院”培訓農民,成立電子商務咨詢公司,組織行業商會,到把蓼花糖、包仁紙酥等本土特色小吃帶向更廣闊的市場,魚轉英堅毅前行。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該做的還有很多。”魚轉英說起自己的心愿:希望通過新的商業模式,不僅幫助鄉親們增收致富,更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大家接觸前沿理念,在思維上做升級。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