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要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努力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人民政協在新時代推進履職能力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來,鎮安縣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著力加強政協黨的建設,堅持把履職創新貫穿工作全過程,強化“五個能力”建設,全方位推動履職工作提質增效,在決勝全面小康、助力追趕超越中貢獻政協力量。
提升黨建引領能力把牢政協履職方向
加強黨的建設是推進政協工作的政治保障。鎮安縣政協通過強化政協系統黨的建設,以黨建引領推動履職提質增效。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鎮安縣政協成立了縣政協機關黨組、縣政協黨總支和5個專委會黨支部,將全縣62名黨員委員納入專委會黨支部管理,實現了“兩個全覆蓋”,構建了政協黨建工作新格局。
為充分發揮政協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政治引領作用,鎮安縣政協把支部建在專委會上、建在全體會議上、建在履職活動上,讓黨員委員在政協過雙重組織生活,進行黨性教育和鍛煉,在履職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升了政協黨建引領力和黨組織戰斗力。
本屆鎮安縣政協以來,黨組班子成員深入一線包抓“三鎮十八村”脫貧攻堅以及十余個重點項目建設,黨員委員帶頭動員組織社會各界人士為抗擊疫情捐資捐物300余萬元,政協機關駐村第一書記被市委評為“商洛最美扶貧人”,先后共有50余名優秀黨員委員受到市縣政協和縣委、縣政府表彰。
提升履職管理能力切實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科學有效、務實管用的制度機制是提升政協履職管理能力的關鍵。針對委員組織管理難、職能任務模糊、履職方式不清、主體作用發揮不到位的實際,鎮安縣政協認真落實“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以健全完善制度為抓手,強化委員履職管理,推動履職提質增效。
鎮安縣政協先后制定《委員履職考核管理辦法》《委員管理機制調整意見》,建立常委述職、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群眾、委員履職表彰激勵等制度,為委員管理定性、定規;為有效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縣政協提出,每年每名委員至少提交一件提案、反映一條社情民意信息、參加一次視察調研、撰寫一份高質量調研報告、為群眾辦一件好事實事、開展一次獻愛心或公益活動的“六個一”履職要求,為委員履職定量、定效,強化了委員管理,促進了委員主體作用的有效發揮。
提升履職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建言資政成效
豐富協商“新內涵”、拓展資政“新外延”、探索監督“新方式”,鎮安縣政協堅持高質量導向,創新履職形式,推動政協工作實現從注重“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的轉變。
鎮安縣政協改變以往“自拉自唱”協商老模式,構建“集合眾智”協商新格局,建立縣政府、縣政協聯席會議制度、專委會與政府部門對口協商制度,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協商,協商會議活動邀請縣委、政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參加,吸納專家學者、群眾代表參與,把基層和各界的聲音傳遞給決策者,使政協協商凝聚眾智,廣接地氣,更富成效。
搭建建言資政新平臺,堅持以議題為紐帶,開展省市縣政協聯動履職,鎮安縣政協通過拓寬常規資政“小視野”,融入政協“大系統”,探索出一套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內外并舉的履職創新機制,把各級政協人才智力優勢以及統戰資源優勢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實現優勢互補,提升建言資政質量。先后與省市政協、省市農工黨聯動開展脫貧攻堅、營商環境、民營企業發展等專題協商調研30余次,為黨政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創新協商監督方式,鎮安縣政協出臺加強民主監督新措施,變部門“聘請”為政協“委派”,變“被動”為“主動”,向30個部門委派60名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開展常態化監督;同時,變“孤軍奮戰”為“聯合作戰”,配合民主黨派開展聯動監督;把民主監督與紀律監督、法律監督、行政監督、輿論監督相結合;通過主動監督、多維監督,提升了民主監督成效。
提升履職服務能力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
政協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群眾是根基,又是力量,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就是委員充分發揮作用、依法履職盡責的基本功。為此,鎮安縣政協成立委員建言獻策服務中心,搭建“群眾—政協—黨政”雙向平臺,使政協成為黨政聯系群眾、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橋梁紐帶。
通過開展“雙走進”“三下鄉”“大走訪”“進企業”“結對子”“獻愛心”等系列活動,委員們紛紛走到群眾身邊,累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0余條,幫扶帶聯貧困戶800余戶,捐贈各類資金500余萬元;同時,有50余名群眾走進政協參加協商議政活動,使群眾期盼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得到改善或解決,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
針對基層無機構、委員少、社情民意渠道不暢通的實際,鎮安縣政協制定了《鎮(辦)政協聯絡組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建立了15個鎮(辦)政協聯絡組,設立了鄉鎮人大政協辦公室,打通了政協履職延伸基層的“最后一公里”,暢通了政協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渠道。
提升履職保障能力夯實基礎加強自身建設
工作機制不暢和“兩個薄弱”問題,一直是制約履職能力提升的瓶頸。針對機構編制和人員不足,鎮安縣政協主動向黨政請示匯報,向市政協全體會議提交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協和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自身強才能推動工作強。在深化政協機構改革中,鎮安縣政協設立了1個事業機構,增設了1個專委會機構,增加了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縣政協工作機構從“四委一辦”增設為“五委一辦一中心”,人員編制由原來的19名增加到33名,使工作機制“順”了起來;同時加強干部流動,本屆政協交流干部10名,提拔使用干部5名,使政協工作真正“活”了起來,“兩個薄弱”得到逐步解決,為有效履職提供了堅實保障。
12月3日召開的商洛市委政協工作會議對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認真履職盡責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鎮安縣政協將以認真學習領會此次會議精神為契機,在今后工作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以高質量履職成果踐行人民政協新使命,努力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李成)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