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忠委員
□ 實習記者 白瑤/文 記者 李榮/圖
古語云:“人無信不立。”講誠信,無論是對社會、企業還是公民個人而言,都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
“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某些企業或個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失守誠信、弄虛作假、侵害其他企業和他人利益。”省政協委員侯建忠說,失信已在社會上造成不少負面影響,有的甚至引發了嚴重不良社會后果。
為更好營造我省誠實守信、公平、和諧、有序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和維護我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健康發展,“建議在我省范圍內,加大對失信企業和個人的處罰力度,設立陜西誠信基金”。在今年省兩會上,侯建忠建議,在國家相關法律框架內,結合我省有關地方法規及行業協會自律規定,除對失信企業、個人進行相關行業和行政處罰外,還應以最大力度和最高上限對失信企業和個人予以經濟處罰,促進各類企業、個人崇尚誠信,合法守約。
侯建忠表示,對于失信企業和個人所罰沒的金額,除按國家有關規定上繳國庫外,可預留一部分資金,設立陜西誠信基金,用于鼓勵和獎勵誠實守信、合法守約的單位和個人,讓誠實守信企業和個人有一種榮譽感、自豪感。
“營造良好的誠實守信氛圍,鼓勵我省各類企業、個人爭當恪守職業道德、誠實守信的先進者和踐行者,進一步促進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侯建忠說。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