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雪
2020年是極不平凡、砥礪奮進的一年,是延安市政協展現政協事業新面貌新氣象的一年。
一年來,延安市政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履職能,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廣泛凝聚各界共識,為全市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協商議政 貢獻智力
【數說】協商會議26次,開展調研視察活動36次,形成大會發言、建議案、調研報告、建議書、社情民意信息共76篇。
【回眸】一年來,延安市政協在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下,從疫情防控現實需要出發,聚焦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專題,由市政協主席薛海濤親自帶隊,首次開展市縣政協聯動民主監督活動。
為助力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延安市政協五屆常委會圍繞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議題協商議政,調研組深入6個縣區、26個鄉鎮、50多個村組實地調研,提出了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等意見建議。政協機關所包扶延川縣甄家灣村,深化“三變”改革成為全市脫貧攻堅成果觀摩點。
這一年,延安市政協關于能化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被省政協評為優秀調研成果;市政協因連續三年關注蘋果產業后整理的建言成果,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蘋果產業后整理工作先進單位;圍繞蘆山峁遺址保護、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革命舊址保護利用等議題對口協商,以及在就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建言,彰顯了政協智慧。
民主監督 創新有力
【數說】五屆五次會議以來,延安市政協做到提案辦前、辦中、辦后協商監督全覆蓋,立案提案304件,辦復率達到100%。
【回眸】一年來,延安市政協著力豐富民主監督內容和形式,推動監督性建議、監督取得實效。其中,“關于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方面的提案,有關建議在養老服務政策中得到體現;“關于規范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方面的提案,協商意見被正在審議的《延安市物業管理條例》充分吸納;關于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處理、解決老城區交通出行難等方面的提案,促進民生關切問題有效解決。
這一年,針對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延安市政協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形成專項監督建議書。全年重點圍繞改善疫苗儲存條件、加快社區共享餐廳建設、加強農村垃圾治理、推進佛道坪燃氣管道項目建設等11個議題,面對面協商、點對點監督。全年編報的20篇社情民意信息,發揮了建言資政“直通車”優勢。選派30多名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參加電視問政、水務監督、開門評警、掃黑除惡等監督活動,民主評議監督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團結民主 凝聚合力
【數說】9月21日,延安市政協系統開啟首個“委員活動日”,深入推進“雙走進——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活動。500多名委員同步參加活動,各級政協邀請群眾參與政協協商;子長市、洛川縣政協率先建成委員工作室,寶塔區政協創新開展“三聯兩進一助”活動,富縣政協被省政協評為先進基層政協組織。
【回眸】這一年,在發揮政協統戰職能中,延安市政協密切聯系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積極搭建聯動履職平臺,合作共事機制更加健全。走訪慰問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引導界別委員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精心做好政協文史工作。配合全國政協、省政協完善政協系統聯動履職機制,建成省市縣政協視頻會議系統,同步開展學習研討、協商交流活動。配合全國政協、省政協開展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穩定糧食安全生產、能源化工高質量發展等調研視察活動,充分展示延安政協工作特色和亮點。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