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目前全國多地已在中小學不同形式的開展中醫藥文化教育工作。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出,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把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中小學進一步豐富中醫藥文化教育,使中醫藥成為群眾促進健康的文化自覺。
據漢中市政協委員丁銳介紹,北京市在2012年就全面啟動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啟用小學版和中學版的中醫校本課程。2014年上海發布使用《中小學生中醫藥科普讀物》系列讀本。浙江省實施“中醫藥文化知識納入中小學地方課程”工程,在2017年發行使用小學教材《中醫藥與健康》。廣東、四川、黑龍江、河南等地也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
“目前漢中還未在中小學開展中醫藥文化教育這項工作。”丁銳認為,部分學生對中醫藥文化有一定興趣,但缺乏學習和體驗的途徑,在中小教育中開設中醫藥文化教育很有必要。
“由教育部門牽頭,中醫藥、文化等部門配合,組織專家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做好頂層設計,協調推進。”對此,丁銳建議,中小學應積極開展以中醫藥文化為主題的課外活動,如中醫藥夏令營或研學旅行活動、參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參觀中藥標本館等。同時,也可與中醫藥部門協調,建立中醫藥科普宣講團(隊),組織二級以上中醫醫院的專家到中小學校,開展中醫藥文化、知識、保健技術講座。教育部門創造條件,如場地、師資、教材、教具等,建立中醫藥特色中小學校,以點帶面,推動工作開展。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園內開辟“小小中藥園”,指導學生栽種、認識中藥,從而從小培養孩子們對中醫藥的興趣愛好,為弘揚中醫藥文化貢獻力量。(記者 謝昊天 康斌)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