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南市政協
為認真落實渭南市委“三優化三提升”戰略,深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按照市委年度調研協商計劃,2020年8月,渭南市政協組成調研組,就推進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題調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調研組與市農業局、工信局等職能部門進行了協商座談,摸清現狀,找準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存在問題
一是布局不盡合理。特別是初加工企業就地多,許多沒有進入園區,不便于環評審批,且電價比園區企業貴,還要花費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負擔。
二是加工水平不夠高。企業人才短缺,生產裝備落后,技術力量薄弱,產業層次偏低,以初加工為主,產業鏈延伸不夠,產品附加值不高,龍頭企業不強、帶動能力弱。
三是品牌建設相對滯后。品牌意識不強,產品知名度不高,代加工產品多,自主品牌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少,市場競爭力不強。
四是融資比較困難。企業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銀行貸款抵押要求高,授信額度較小,審批手續繁瑣,難以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季節性強、資金量大的需求。
五是創新能力不足。多數企業創新意識不夠,科技創新投入偏低,創新能力和動力不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規模小。
六是發展環境不夠優。落實中、省有關政策不到位,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力度不夠,營商發展的政務、法治、社會、市場環境不優,信息化服務不夠。質量控制體系、追溯體系不健全。
對策建議
(一)科學規劃布局。一要打造以經開區為核心的市級農產品綜合加工園區。立足糧食、水果、蔬菜、生豬、柿子等優勢農林資源,重點發展果汁、果酒、焙烤食品、肉制品、乳品、柿餅等食品加工業。以優勢農產品資源及副產品為原料,重點發展大健康產業,加快“中國酵素城”建設。二要打造以白水為核心的蘋果產業加工聚集區。延長蘋果全產業鏈,豐富蘋果加工品類別,推進果品分揀、包裝、倉儲、運輸和物流業發展。三要打造以富平為核心的羊乳產業加工聚集區。推進奶山羊標準化養殖,改造、發展一批專業養殖場和家庭牧場。研發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需求的羊乳制品,建設鮮羊乳質量安全智慧管理平臺。四要打造以大荔為核心的黃河之濱時令果蔬加工聚集區。開發功能型果蔬制品、鮮切果蔬、脫水果蔬、谷菜復合食品、果蔬功能成分的提取、果蔬汁的加工、果蔬綜合利用等。五要打造以合陽為核心的雜糧及生物制劑加工業聚集區。建設富硒雜糧、中藥材生產基地,開發油用牡丹、玫瑰精深加工產品,推進生物制造產業集群發展。
(二)提升加工水平。一要提升初加工水平。以傳統優勢特色農產品為重點,培育發展加工型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促進區域特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提升產地初加工水平。支持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加工企業改善儲藏、保鮮、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條件,促進商品化處理,提高附加值。鼓勵農戶、農民合作社建設果蔬冷藏庫等設施,減少產后損失。二要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開展精深加工技術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裝備研發,加快新型非熱加工、新型殺菌、高效分離、節能干燥、清潔生產等技術升級,適應市場和消費升級需求,開發營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三要鼓勵主食加工業發展。加快推進主食社會化供應、工業化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設備、工藝和產品檔次,提升安全性、方便性、即食性。研制生產一批傳統面類、雜糧、預制菜肴等產品。四要加強綜合利用。支持企業加大對農產品功能的開發,挖掘更深的潛在價值,推動農產品加工向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化工、醫藥、生物等領域拓展,發展高附加值產品。
(三)強化品牌建設。一要樹牢品牌意識。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重點支持企業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創意設計能力、品牌運作能力和市場服務能力。依托已有產業優勢,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培育企業品牌和馳名商標,用銷售引導生產、激發動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大自創品牌扶持力度,建立獎補發展機制。發展區域品牌企業,擴大市場影響力。二要推進轉型升級。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科研團隊建設,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研發創新、技術應用和專業人才培養,聯合設立研究生流動學習點、博士后工作站,協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三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加強企業家能力培訓,弘揚企業家精神,建立優秀企業家獎勵激勵機制。
(四)完善政策措施。一要強化財稅政策支持。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工商資本、社會資本投向農產品加工業。統籌整合現有各項財政資金,通過貼息貸款等方式,支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對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支持農產品加工原料基地、公共設施、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和技術改造,全面落實中、省有關優惠政策。二要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積極開展廠房抵押和股權、貨權、應收賬款、訂單、存單質押等融資業務、供應鏈授信業務,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三要落實用地用電政策。將農產品加工用地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認真落實農產品初加工用地政策,優先安排園區用地,同時,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政策。
(五)加強組織保障。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支撐,事關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農村繁榮穩定。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認識,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潛力巨大的戰略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極擺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大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協調發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二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農業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作用,履行規劃、指導、管理、服務等職能,督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發改、工信、科技、商務、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要落實相關支持發展政策,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合力。三要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推進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展示展銷平臺建設,加強政策指導、融資信息、人才對接等公共服務。鼓勵實施企業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工作,開展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開展行業運行監測分析,增強政府“把舵導向”作用。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