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市政協教科委
為推動榆林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工作,去年9月中旬,市政協教科委組織有關委員和相關人員組成調研組,對市內旅游發展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并結合赴甘肅考察獲得的發展全域旅游經驗和啟示,提出促進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助推榆林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的建議。
對策建議
榆林正處于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初期,也是旅游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近期要著手做好提高認識、理順體制、科學規劃、增加投入、優化環境、強力營銷、宜融則融等方面工作。
(一)提升文化旅游發展認識。一是多渠道尋求良策,“向旅游發達地區取經”,“向互聯網—Internet取經”“,向地方專家與旅游企業取經”,“向學者取經”;二是確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充分認識發展旅游業符合低碳、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潮流;三是大視野謀求大發展,把旅游業作為我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產業進行精心培育。
(二)完善和加強機制體制建設。一是成立“全域旅游協調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旅游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二是在4A級景區、擬重點開發景區設立景區管委會。三是強化文化旅游行政部門職能,加強市、縣兩級旅游行政隊伍建設。四是以建設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為總體目標,逐年、逐級分解旅游產業發展指標,并列入相關部門、各級政府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五是積極培育文化旅游企業,形成多元化的旅游所有制結構。
(三)重視和落實文化旅游規劃工作。一是完善旅游規劃體系,形成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再到修建性詳細規劃等一系列完整的規劃,并高度重視規劃的評審與執行。二是組建文化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
(四)建立和完善旅游發展投融資機制。一是完善和實施貸款貼息、項目補貼、資本金注入、減稅等旅游發展優惠政策,以項目帶動投資,以投資促動項目。二是設立旅游發展專項經費,并逐年遞增。三是實施“旅游建設百億工程”,全方位提高我市旅游發展和建設水平。四是扶持高潛力項目,在經費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五是扶持貧困地區,對南六縣在旅游發展資金方面進行傾斜。六是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文化旅游業。
(五)優化和提升文化旅游發展軟環境。一是鼓勵社會各方采取特許權、運營權等多種形式開展文化旅游融資活動,以多種形式參與旅游景區、企業的經營活動。二是打造良好的旅游意境,提升社區居民文明素質。三是交通干道景觀優化,實現交通干線“暢、潔、綠、美”。五是重視現有景區升級。
(六)多渠道旅游市場營銷與形象推廣。一是強化“大營銷”意識,要“舍得大投入、選好大媒體、舉辦大活動、創意大手筆、構建大網絡。”二是市場連環引爆,利用“大事件+大項目”進行“借勢-謀勢-造勢”連環引爆營銷。三是通過各種渠道與方法,提高媒體關注度。四是形成我市完善的目的地營銷網絡系統。五是營銷經費遞增與運作,實現政府旅游宣傳促銷經費投入年均遞增10%-20%。六是重點推廣四大文化品牌并打造十三大旅游產品品牌,充分利用影視、報刊、互聯網等提高旅游宣傳覆蓋面。
(七)融合發展推動全域旅游共建共享。一是全面推動文化、文物、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建設一批有榆林歷史底蘊、榆林地域特色和榆林文化內涵的旅游線路、旅游目的地。二是重點支持演藝、影視、出版、動漫等與文化旅游融合,衍生文化旅游新業態新產品。三是做大做強紅色革命教育培訓產業,著力推進楊家溝景區國家級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四是大力開發具有陜北風土人情的鄉村旅游線路,重點做好旅游扶貧工作。五是通過融合加強旅游產品附加值。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