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經濟發展大局,關注百姓生活點滴。翻開市政協2020年提案目錄,從加快能源化工產業數字化建設到大力發展羊毛絨產業,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到規范共享單車使用及停放……每一件提案、每一條建議,都與黨政中心工作“同頻”,與人民需求“共振”。
一年來,市政協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把提案工作作為市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抓手,從“提、立、辦、督”入手,建諍言、獻良策、促發展、惠民生,切實發揮提案工作在專門協商機構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了新擔當,展現了新作為。
抓重點、顧大局,發揮提案重要作用
一年來,市政協共收到提案432件,經審查立案388件,立案率為89.8%,立案提案分別轉交12個縣市區政府、51個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和4個省駐榆單位具體承辦。目前,所立提案均已全部辦復,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8%。一批高質量提案紛紛落地結果,為推動榆林市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邁向現代化資源型領航城市發揮了積極作用。
聚焦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委員們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轉型升級、民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實施等方面,共提出提案93件,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其中,市發改委吸納了在“十四五”規劃期間積極參與鄂爾多斯盆地能源革命先行區建設的提案,編制了《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創建方案》,推動了榆林和鄂爾多斯兩市在規劃發展、項目建設、科技研發等重點領域深化合作,促進了區域協同發展。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和地方金融局采納了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拓展債權、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采取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擔保費全免的措施,有效解決了榆林市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聚焦社會民生改善,委員們圍繞教育、醫療、衛生、交通、養老、食品安全等,共提出提案124件。其中,關于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的建議被市政府采納,并成立了中心城區停車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要求相關部門積極擴容增設停車位,規范靜態停車秩序,嚴格治理占道經營。關于建立榆林市鄉鎮集中養老服務機制的提案被市民政局采納,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編制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了農村醫養融合發展,目前全市已建成2266所農村互助幸福院和92個醫養融合機構,進一步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聚焦疫情防控,委員們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復工復產復學,提出提案6件。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第一時間將提案轉交有關部門辦理,為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市發改委、市衛健委采納了關于建設榆林市傳染病醫院和市疾控大樓的提案,并聯合編制了《榆林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2020-2022)》。目前,市疾控中心項目土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已經辦理,建成后的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和市疾控中心將大幅提升榆林市感染性疾病防治水平。
此外,委員們還聚焦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提案170余件。
市級領導領銜督辦,增強提案辦理實效
提案提到點子上,還需辦理見實效。7月1日,市政協主席劉春橋到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視察督辦提案落實情況時強調,“要通過優化窗口設置、提高服務能力,著力打造出溫馨舒適、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促進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年,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市級領導領銜督辦市政協重點提案22件,并通過重點提案辦理結果清單,用數字和表格呈現出重點提案的辦理落實情況,實現了提案辦理工作的可展示、可核查和可追溯。
此外,還積極搭建了“提、辦”雙方“零距離”溝通協商平臺,全年共開展提案辦理協商7次,座談協商督辦26次,回頭督辦 3次,有力地推進了提案辦理協商廣泛多層次開展。完善了提案者、提案承辦單位、市委督查室和市政研督查辦、市政協提案委“四方聯動”協商機制,從提案的提出、立案、交辦、督辦及反饋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監督,并對提案采取電話、網絡、郵件、座談、調研、視察等多種形式進行跟蹤督辦。對承辦單位難以辦理、委員不滿意的提案,組織“提辦雙方”召開辦理協商會,推動提、辦雙方在溝通中增進了理解,在協商中達成了共識。
堅持質量為先,夯實提案工作基礎
提高提案質量是抓好提案工作的先決條件。市政協堅持將“數量適度、質量為要”的理念貫穿工作始終。一方面,注重選題引導,把調查研究作為提出高質量提案的根本途徑,做到“不調研不提案”;引導政協各參加單位與黨政部門開展協商交流,鼓勵黨派團體之間開展集體提案選題交流,避免撞車重復、無效勞動。另一方面,嚴格立案審查。規范審查機制,減少彈性空間,有效過濾質量較低、內容寬泛的提案,引導委員提高提案選題的準確性;主動邀請黨政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相關領域專家參與提案初審工作;對不符合立案標準的提案,分別作出撤案、并案、轉為社情民意等處理意見,推動了提案工作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張少華)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