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在今年的石泉“兩會”上,一份《石泉縣“十三五”時期省級以上表彰獎勵、省級以上現場會、市級以上創新成果及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情況》的材料,博得了委員的關注。
“十三五”期間,石泉縣共獲得中省市表彰獎勵75項,省級以上現場會10次,連續4年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優秀等次。“如此成績在全市也是排在前列的,這是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凝聚著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與力量,我們倍感榮幸。”4月12日,在石泉縣政協十三屆六次會議的分組討論現場,縣政協委員李金斗激動地談到。
對于“十四五”石泉縣的招商引資工作,李金斗建議要多關注農村地區,將其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與“三宜石泉”目標定位相契合,對擁有豐富農業資源、旅游資源的鎮村,進行深化綠色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或山水風光旅游項目、紅色旅游項目、健康養生養老等項目招商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讓招商引資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戰略重點和重要引擎。
“我數了一下,石泉旅游方面的表彰獎勵有13項,旅游產業給石泉人民享受了不少紅利。”石泉縣政協常委羅小平表示,旅游是石泉縣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這項產業的發展正是‘兩山論’的真切實踐,建議打通界牌、池河、喜河沿線旅游點,保護好漢江沿線的生態旅游資源,推進全域旅游與漢江生態經濟帶的融合。
鑒于外出學習的所見所聞,羅小平建議加強江南新區委員工作室的建設,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直通民意、反映民聲、化解矛盾,發揮工作室的實際作用,展現政協形象風采,傳遞政協聲音。
珍珠河發源于雄偉的云霧山,河流沿線布滿了茶園,桑園,苗木及其他產業園區,形成了一副美麗的天然山水風景帶,但新建的漢水明珠小區與珍珠河畔小區也因珍珠河隔岸相望。
“兩個居民小區中間沒有人行天橋,人們得繞路從316國道經珍珠河大橋進入城區。但珍珠河大橋老舊,橋面窄,又處于縣城西三角交叉路口,往西安方向、云霧山景區、工業園區的車輛,經常在這里發生擁堵。”呂恩錫坦言到。
呂恩錫建議,在兩個小區之間修建人行景觀天橋,將其與饒峰河堤相通,連通景觀路,實行人車分離、車輛分流,把饒峰河、珍珠河風景長廊及經濟開發區、居民小區等與石泉生態旅游進行融合,解決出行交通問題的同時又營造了新的休閑游覽景點。
舞動山水興旅游,一業興起百業旺。近年來,石泉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聚力把旅游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石泉縣旅游業起步早、發展快,而今周邊縣城旅游產業正在加速追趕,同一個區域在生態資源上具有同質化,資源就不再是優勢。”縣政協委員、后柳鎮鎮長陳虎表示。
陳虎認為,目前石泉縣的旅游產業需要由大變強,要在旅游商品把關、旅游服務、品牌宣傳上下功夫,嚴防節假日哄抬物價,做好旅游服務監管,維護好來之不易的旅游影響力,以優質的旅游服務增添吸引力,在此基礎上繼續開拓旅游市場,使更多農業發展要素聚集到旅游產業鏈上,讓更多群眾共享全域旅游發展紅利。(文\來昌榮 圖\劉慧)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