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充分運用漢中以及川陜革命根據地豐富的紅色資源教育大家,切實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所學所得所獲轉化為牢記初心使命、積極干事創業的不竭動力。”4月14日,漢中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嚴維佳在市政協機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走紅軍路活動啟動儀式上說。
啟動儀式后,部分政協委員及政協系統機關干部分別前往洋縣華陽古鎮紅二十五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四川省巴中市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和將帥碑林參觀學習。
“長廊廊道內有4280余塊花崗石,石碑并排而立。這碑群既不同于書法碑林,又有別于民間的墓碑。碑上刻有紅軍將士畫像、夫婦名字、子孫的姓名和捐建人姓名……”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郊南龕山頂川陜蘇區將帥碑林,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穿過近800米的碑林長廊,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
“從一面面石碑前走過,讀著先烈們的名字、生平和功勛,真是一部篇幅浩大的英烈傳,一部群英薈萃的人物志,先烈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正義的追求、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在將帥碑林,漢中市政協行政管理科科長范銘說,通過參加此次活動,又一次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對黨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學習。今后更要立足本職,積極建言獻策,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南江縣天池鎮大山深處的馬桑村里出了一個少年紅軍,他聽說紅軍到來,連夜去參軍,一路從兒童團隊員成長為紅軍戰士……”在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下,漢中市政協委員邵文琦朗誦了《少年紅軍強德義:為掩護戰友,用大刀砍傷8個敵人》《99歲老紅軍王大用:我在童子團當“小老師”》兩篇黨史故事,以此來緬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將士的豐功偉績,希望大家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漢中市政協老干科科長鞏寧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對當年川陜革命根據地的起源、建立、發展等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對革命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升華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精神追求,勇于開拓創新,為政協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現有文物資料2萬余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四方面軍和川陜蘇區人民創建、鞏固和發展川陜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業績。館內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照片、紅軍石刻標語“赤化全川”、蘇維埃政權宣傳石刻標語等紅色歷史文化引人深思,催人奮進。
“重走紅軍路正當其時,參觀了革命紀念館,瞻仰將帥碑林,聆聽革命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先烈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正是我們這一代需要傳承的。”漢中市政協民族宗教文史學習委副主任張潔說,今后要更加勤勉工作,擔起責職使命,腳踏實地干出一番事業。
據了解,漢中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及政協系統機關干部重走紅軍路,旨在引導大家通過重溫黨的光榮革命歷史,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不斷從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讓黨史學習教育更緊貼歷史、更貼近現實、更啟迪心靈。活動將利用兩個月時間,分成7個小組,重走當年紅軍在漢中、巴中一帶戰斗過的路。途中,將開展慰問老紅軍、瞻仰革命遺跡、講述紅軍故事、朗誦黨史、分享心得體會等一系列活動。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