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 楊育生
延安精神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時代雖然已不同于幾十年前的戰爭時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認真踐行延安精神,努力做到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存之于心,見之于行。
省政協委員 明平英
百年大黨,百年輝煌歲月,百年奮斗征程。如今邁進新時代,共產黨人要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黨的領導。
省政協委員 陸宇陽
當年,革命前輩為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可以拋頭顱、灑熱血,隨時經歷著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同那時相比,現在的黨員、干部鑄就理想信念的途徑和方式有很大不同,沖擊和干擾理想信念的因素也有很大差異。結合今年黨史學習教育要求,要精心組織、穩妥推進,真正使黨員干部受到一次深刻教育。
省政協委員 高健
在中國共產黨偉大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關鍵就在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在政協履職中,必須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必須發揮人民的首創精神,密切聯系群眾,向人民群眾學習,永遠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以黨員干部的政治本色和廉潔自律贏得民心,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省政協委員 柴璐
黨員干部學習黨史,就要在重溫黨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懷,心里裝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省政協委員 劉勇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務須深入貫徹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根本要求,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省政協委員 楊晨
相對于革命先輩來說,我們都是后來人,有責任、有義務,把革命先烈用生命踐行對黨的忠誠、對國家忠誠、對人民忠誠的精神好好繼承下來,把他們沒有完成的事業繼承下來,繼續為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懈奮斗。
省政協委員 蘭壯麗
延安精神具有較深的教育、引導、凝聚和激勵作用,將延安精神融入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指導自己的言行,修正錯誤,通過實踐來證明這一精神的可親可貴可師可效可行之處。
省政協委員 徐永勝
我們要將黨史中蘊含的寶貴經驗和有益啟示總結和挖掘出來,用講故事的方式啟智、礪能、正風,增強共產黨人觀察事物、判斷時事、知行合一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省政協委員 陳利
今日的陜甘寧邊區,自然不應只是克隆昨天,而是要傳承文化,續寫歷史,還原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弘揚延安精神,重溫革命老區特有的歷史豪情,另一方面也要從中感受到陜甘寧邊區的開放精神,使革命傳統代代相繼,永不斷章。
省政協委員 楊霜林
延安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中國成功實踐的范例和縮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當年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今天中國的希望仍然離不開弘揚延安精神。
當下,“十四五”時期處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局階段的關鍵歷史節點,我們更要牢記殷殷囑托,弘揚延安精神,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書寫新答卷。
省政協委員 李鐵虎
通過近期學黨史活動,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認真學好黨史,才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忘初心,認真履職,努力擔當,奮發圖強,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政協委員要從政協的角度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聯系和傳承統一戰線、人民政協的光輝歷史、優良傳統。在面向社會廣泛傳播共識的同時,實現委員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水平的提升。要把握統一戰線內部思想動態,善于運用界別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分眾化、互動化進行宣講,在潤物無聲中釋疑增信、有的放矢做好界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好聲音成為最強音,助推畫好網上網下最大同心圓。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白瑤/整理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