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客運班車是政府為了方便廣大偏遠農村地區群眾出行而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近年來,伴隨著通村客運線路重疊,城市公交線路延伸,私家車、網約車、出租車增加,通村客運入不敷出,部分客車被迫停運,成為了群眾出行的一件“煩心事”。
帶著“為群眾辦實事,為百姓解憂愁”的目的,6月21日,商洛市政協王惠英委員工作室圍繞商州區通村客運市場發展情況,開展了“做好通村客運助力鄉村振興”微協商活動。
“委員工作室開展活動,是政協‘雙走進’的延伸。”商洛市政協副主席張永平講到,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王惠英委員工作室將商州區通村客運市場發展情況作為此次協商主題,對解決農村出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參會人員能夠積極發言,為方便農村群眾出行出謀劃策。
為什么會造成客車被迫停運?
市政協委員、商洛恒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惠英向與會人員做了解釋,“商洛大部分通村線路都屬于承包經營形式,但目前運營狀況都很不樂觀,主要原因還是客源問題,而且車輛運營成本逐年增加,票價卻一直沒有漲過,養不起,經營不下去只能停。”
“通村客運班線除了盈利性,還具有社會公共服務的性質。”市政協委員、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黃恒林補充到,“由于移民搬遷,勞力外流,人口減少,出行方式的多元化,也會導致車輛減少或者停運的情況發生。”
通村班車停運,沿線群眾的出行問題該如何解決?
市政協委員、商洛市天地仁和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長李宏建議,探索建立通村客運營運新模式,將現有的市場營運逐步轉換為公益性營運,加大政府投入,恢復以前的購通村客運車輛每臺補兩萬元的補貼和油補等。
“農村客運的發展不但需要政府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也需要營運企業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還需要駕駛人員和乘客給予更多的理解,多方努力,使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王惠英發表了自己看法。
“把城鄉客運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規劃、協調發展,逐步推進,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好農村地區的‘出行難’問題。”市政協委員、商洛市新意達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銓還建議,通過愛心企業包扶,緩解企業營運常跑常虧的問題。
農村老幼婦孺居多,要多考慮這部分人的出行問題,建議出臺相關政策,確保群眾出行暢通。
......
委員們你一言,我一語,讓委員活動進一步熱起來、活起來、實起來,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使政協與人民群眾更近了。
商洛市政協委工委副主任劉丹也參加了此次活動,劉丹建議,此次協商議政活動可以通過報送社區民意信息、提交提案、撰寫調研報告等方式,把委員的意見建議由市政協及時送達黨委、政府,加快解決通村客運班車運營、偏遠農村地區群眾出行問題。
作為商洛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從無到有、到開展活動解民憂的主要見證者,聽完委員的發言,市政協副主席夏啟宗看到工作室喜人變化,感到由衷欣慰,他表示,要把委員工作室打造成學習交流的園地、聯系群眾的橋梁、協商民主的渠道、凝聚共識的窗口、匯智聚力的平臺。要考慮政協委員履職特點,落實不重形式重實效,不唯數量求質量要求,圍繞群體特點,發揮專業優勢,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提升履職實效,真正將委員工作室建成委員之家、群眾之家。
王惠英委員工作室圍繞商州區通村客運市場發展情況,開展“做好通村客運助力鄉村振興”微協商活動。是貫徹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之一,王惠英表示,工作室會在繼續開展愛心送考、為司乘人員送清涼、為留守老人提供幫助等活動的同時,聚焦行業優勢,把群眾關心的事辦好辦實,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就在身邊。(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