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在重點產業鏈布局龍頭企業”“新興產業要緊扣‘補鏈、建鏈’招商”……6月22日,銅川市政協召開本年度第一次雙月協商座談會,市政協委員、智庫成員和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全市重大產業補鏈強鏈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銅川轉型發展已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進階期,通過‘補鏈’‘強鏈’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增效,把重點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是現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銅川市政協經科委主任趙官龍說。
3月初,銅川市創新建立了重大產業“鏈長制”,聚焦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補鏈”“強鏈”,設立了6個重大產業鏈,分別由市級領導擔任“鏈長”。
“傳統產業鏈‘延’得還不長,新興產業鏈‘補’得還不齊,產業鏈龍頭企業‘引’得還不足,產業鏈創新鏈‘融’得還不夠,產業發展還有‘堵’點,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及早著手推動解決。”銅川市政協委員劉西京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短板和問題作了說明。
劉西京建議,在“兩鏈融合”方面,要搭建重點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加強與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的對接聯系,力爭科技成果在銅川轉化孵化。在疏通“堵”點方面,要構建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重點引進產業鏈相關領域高端人才和優秀管理團隊。
在“第五屆絲博會”上,銅川市共簽約項目524個,涉及金額1316.81億元。“雖然成績顯著,但依托傳統產業基礎優勢‘延鏈、強鏈’的項目和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補鏈’的項目較少。”銅川市政協委員任小龍說。
圍繞精準招商,任小龍建議,樹立“項目為王”工作理念,傳統產業要圍繞“延鏈、強鏈”招商,新興產業要緊扣“補鏈、建鏈”招商。開展“一把手招商”,利用好絲博會等招商平臺,主動對接經濟發達地區,招大引強。
在完善“鏈長制”體制機制方面,銅川市政協委員井益田建議,要將政產學研等各方力量納入“鏈長制”責任單位,由各責任單位負責同志組成“鏈長制”工作專班,實行一個產業鏈“一個發展規劃、一套支持政策、一個共性技術創新平臺、一支專業招商隊伍、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個工作專班”的“六個一”工作模式,一張藍圖管到底。
據悉,為了保證此次協商建言質量,銅川市政協從3月就挑選熟悉全市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委員、專家以及政協智庫成員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十多個企業開展市內調研,到上海市和江蘇省進行考察學習,切實做到有的放矢,高水平建言。
銅川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郝光耀對委員們聚焦經濟建設中心任務,緊盯重大產業“補鏈”“強鏈”工作,扎實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給予贊揚。他指出,要逐條研究,積極采納,抓好落實,堅定推進重大產業“鏈長制”,更好推動全市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
銅川市政協主席劉印生指出,開展此次雙月協商座談會,就是要站在推動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的高度,提高大家對抓好重大產業“補鏈”“強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厘清重大產業發展方向,明確重大產業“補鏈”“強鏈”路徑措施,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全市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作出新貢獻。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