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志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目前,我國的精準扶貧工作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們也很清楚,要進一步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進而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面臨的任務非常艱巨,要啃的“硬骨頭”依然很多。這就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方能干好這件事。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位置超脫”等優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民政協應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一、建好黨政協商平臺,為做好頂層設計獻良策
人民政協要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積極建言獻策,協助黨委、政府做好頂層設計。一是堅持黨委定題。人民政協在選擇協商課題時,應廣泛征詢各方面意見建議,并將結果報送黨委、政府,經過協商討論后,最終由黨委確定課題,確保人民政協“協商于黨委決策之前、人大表決之前、政府執行之前”。近年來,蒲城縣委先后確定了“農業品牌建設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質量興農、鄉村治理、扶貧產業持續發展”等重大課題,讓政協進行調研和協商,委員們普遍認為這些選題非常精準。二是建立政府政協聯席會議制度。政協每年應圍繞鄉村振興中的重大問題,至少召開一次政府政協年度協商會議。2019年,我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議題召開年度協商會議,提出了科學規劃布局、注重生態保護、發展特色產業等30余條意見建議。2020年,我們又圍繞“鄉村振興”議題,組織40余名委員歷時3個多月進行深入調研,委員們帶著調研成果參加政府政協年度協商會議,提出了50余條意見建議,得到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采納。
二、建好黨派團體協商平臺,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諍言
人民政協要通過政情通報會、調研座談會、專題協商會等形式,確保黨派團體知情明政。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人民團體每年要圍繞鄉村振興至少精選一個課題進行調研或協商。近年來,蒲城縣各黨派團體先后就人才隊伍建設、酥梨提質增效、農旅融合發展、村級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進行調研、視察和協商,共形成調研報告、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成果160余份。同時,各黨派團體通過產業幫扶、愛心捐助、公益助學、吸納就業等形式,努力為全縣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三、建好委員協商平臺,為補齊“三農”短板出實招
人民政協每年要有計劃地組織委員深入農村、深入農民、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靜下心來抓調研,俯下身子聽民聲、幫民困、解民憂。一是扎實開展委員“五個一”活動。縣政協要求每名委員每年至少提交一件提案、反映一條社情民意信息、參加一次調研視察活動、承擔一項工作任務、為民辦一件實事,并建立履職檔案,及時督查。五年來,委員們圍繞“三農”問題,共撰寫大會發言材料32篇,提交提案10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1條。特別是40余名委員持續關注蒲城酥梨這一特色產業,通過大會發言、提案等形式獻計獻策,引起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召集相關部門專題研究,及時出臺了《蒲城酥梨提質增效實施意見》等文件,并從縣財政列支專項資金,推動蒲城酥梨產業健康發展。為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縣政協連續兩年組織150余名委員開展“脫貧攻堅委員大走訪”活動,先后深入16個鎮(辦)32個貧困村,入戶走訪363戶貧困戶和非貧困戶,收集產業發展、醫療救助等方面問題和建議78條。走訪中,委員們積極宣傳扶貧政策,自發捐助和幫扶貧困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凝聚了共識,理順了情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縣政協第一時間向委員發出倡議,全體委員迅速響應、全員參與,通過捐贈款物、一線執勤、志愿服務、義務獻血等方式抗擊疫情,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同時,縣政協建立了以微信、電話為主的應急建言機制,20余名委員反映傾向性、苗頭性問題35個,13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黨政主要領導批示和落實。二是深入開展委員界別組活動。為提高委員參政水平,縣政協不斷加強委員學習培訓力度,每次界別活動開展前都要先組織委員學習。委員界別組按照每年至少開展兩次調研的要求,先后圍繞產業增收、鎮村醫療、村規民約、食品加工等組織界別調研和協商。同時,在委員活動日廣泛開展“雙走進”活動,通過扶貧義診、捐資助困、助學助殘、科技文化醫療“三下鄉”等形式,積極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三是認真開展民主監督小組工作。近年來,縣政協共向28個重要職能部門、執法單位委派了民主監督小組,開展民主監督活動276次,形成民主監督建議書213份,有效促進了相關工作。
四、建好群眾協商平臺,為辦好民生實事作貢獻
人民政協為人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著力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一是在基層探索建立委員工作室。緊盯群眾關切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組織委員開展“微協商”活動,幫助群眾盡快解決問題。二是發揮鄉鎮政協學習組(聯絡組)作用。近年來,全縣各鄉鎮政協學習組中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政協委員等,積極參與政策宣傳、農村垃圾處理、食品安全監管、文明家庭評比、產業發展調研、法律常識進校園、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努力當好“經濟發展服務員、精神文明宣傳員、環境衛生監督員、信訪穩定調解員”。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人民政協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圍繞鄉村振興這一重大課題,按照“黨政重視、群眾關注、政協可做”原則,聚焦中心、深入調研,用好政協話語權,為鄉村振興貢獻政協智慧。同時,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力爭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投入鄉村振興當中,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作者系蒲城縣政協主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