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黨和群眾的“連心橋”,讓群眾感到政協就在身邊。陜西政協公眾號、各界新聞網以及各界導報官微、頭條號等平臺將陸續刊發“微協商”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本期聚焦:南鄭區政協
“新建小區多,配套教育資源緊缺,學校大班額現象嚴重”“職教資源利用不充分,職業教育發展緩慢”……圍繞《關于加快我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不斷促進教育公平的建議》《關于推進南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兩件提案,就群眾關心的大班額、職業教育等存在的短板問題,8月6日,漢中市南鄭區政協張嫵娟委員工作室組織開展“微協商”活動,群策群力探尋破解之道。
建立政協委員工作室,是探索新時代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新途徑、創新開展界別群眾工作的新載體、扎實推進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的新渠道。自6月以來,南鄭區政協認真貫徹省市政協部署,把建好委員工作室作為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積極打造委員學習交流、深入群眾、聯系界別、服務基層、團結聯誼工作新平臺,扎實推進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
“全省三級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視頻推進會和漢中市政協系統委員工作室建設推進會召開后,我們班子成員高度重視,把委員工作室建設列為重點工作統籌謀劃。”南鄭區政協主席鄭漢生介紹道,縣政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漢中市政協文件精神,制定了《政協漢中市南鄭區委員會關于委員工作室建設的實施意見》《政協漢中市南鄭區委員會首批委員工作室建設具體方案》,召開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會議,全面啟動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
為建成專業化、特色化委員工作室,南鄭區政協結合前期調研實際,根據不同具體情況,確定分類化創建工作思路,以鎮(辦)、社區、醫院、學校、產業園區等基層組織和單位為依托,組建區域性委員工作室;以黨派、界別和行業等為依托,組建界別委員工作室;以委員個人特長和工作領域為依托,建設委員個人工作室。
為了確保委員工作室建設規范化,南鄭區政協成立了委員工作室建設領導小組,由區政協主席擔任組長,區政協副主席和秘書長任副組長,專委會主任及委員工作室所在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具體擔負委員工作室建設任務。同時,制定印發了《漢中市南鄭區政協首批委員工作室建設任務表》,確保建設工作有部署、有指導、有考評。
經過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按照“六有”標準,7月23日,南鄭區政協首批10個委員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其中,5個為區域性委員工作室,4個為界別委員工作室,1個為委員個人工作室。
“此次南鄭區茶業協會委員工作室的掛牌成立,為進一步創新紐帶載體,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委員聯系群眾工作活躍有序、扎實有效開展提供有利條件。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基層、服務行業,把茶業協會委員工作室建設成為社情民意的‘前陣地’、服務行業的‘新品牌’。”在授牌儀式現場,南鄭區政協委員、區茶業協會會長莫儀輝說。
據了解,圍繞宣傳政策,反映社情民意,開展基層協商、民主監督、便民服務等重點,此次南鄭縣政協首批掛牌成立的10個條件成熟、專業特色強的委員工作室,都制訂了清晰的工作內容和計劃,目的是有效推進政協履職向基層延伸、向群眾延伸,讓人民政協與民情民意間緊密對接得更加及時有效。
一個個委員工作室就像一座座“連心橋”,嵌入城市之中,融入群眾生活,成為推進政協工作向基層拓展延伸的“前哨陣地”。
“要發揮好自身特色優勢,圍繞基層治理、為民服務、化解矛盾等方面開展具體工作,助推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要選準課題把握重點,扎實調研認真分析,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要通過工作室負責委員,吸納區域內政協委員和歷屆委員以及社會人士參與工作室活動,最終把委員工作室建成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載體和建言資政的重要渠道。”鄭漢生殷切寄語委員,要把委員工作室“雙向發力”作用切實發揮好。
(各界導報記者 謝昊天)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