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韓永國
9月13日至14日,楊陵區政協九屆五次會議召開,會議期間,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聚焦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為推進楊陵區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楊凌示范區是我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著名農科城,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近年來,楊陵區以全域旅游發展為統攬,緊扣農耕文化、農科研學、農業新城,狠抓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扎實推進旅游業發展。
“楊陵區有渭河濕地公園、農博園、智慧農業園等旅游景點,但大多數游客來了都是參觀式旅游,當天來當天走,留下的印象并不深。”韓東鋒委員說。
為打造楊陵區鄉村旅游特色產業集群,韓東鋒建議,旅游主管部門要開放旅游觀念,整合楊陵區現有旅游資源,把農業院校、涉農特色企業基地作為旅游補充,擴大科普基地和旅游場所,開展各類科普式旅游工作,大力宣傳楊陵區鄉村旅游的科技含量,不斷擴大旅游影響力。
科技創新的著力點在轉化應用,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對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應該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孟永宏委員說,楊陵區一些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仍難以確立,主要存在引導方向不科學、投入結構不合理、體系保障不健全等問題。
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推進楊陵區產業高質量發展,孟永宏建議,要不斷完善企業參與科研及成果轉化組織制度,政府在設立科技項目、制定相關科技規劃、編制項目指南時,應當聽取相關行業企業意見;推進產學研合作及人才培養機制,鼓勵企業與高校及其他組織采取聯合建立研究開發平臺、技術轉移機構或技術創新聯盟等方式共同開展研究,共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從技術成果向產品的轉化,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需要經過生產化、市場化的檢驗,最終才能完成產業化。”孟永宏認為,這期間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和資源的支持,政府要加強對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的支持力度,探索股權投資、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市場化手段,對前期高投入風險大的科研項目,要探索利益和風險分擔機制,加快實施政府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推進科技項目后補助,支持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隨著楊陵區的快速發展,一大批知名企業入駐楊陵區,但工業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為此,劉慧委員建議,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執法力度,督促企業加強對污染物的治理力度,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在日常生活中,楊惠琴委員經常會看到一些老人因為所住小區沒有電梯,上下樓非常不方便,爬樓梯已經成為老人出行的一大障礙。此次政協會,她把關注點放在了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安裝電梯上。
“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可以解決老人的上下樓問題,是一項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楊惠琴建議,政府職能部門在改造老舊小區時,要把安裝電梯列入改造項目中,針對田園居小區、神龍小區、后稷小區等大型小區充分調研,盡早安裝電梯,解決老人的上下樓難題。
急救中心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突發疾病也在增加,急救醫療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為此,近年來楊陵區不斷加大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一些示范區醫院和各級醫療機構都承擔了120急救工作。
“整體來看,楊陵的急救醫療還處于低水平多機構的重復建設狀態,沒有獨立的120急救指揮中心,急救人員和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各鄉鎮衛生院的院前急救工作亟待提高。”童德文委員建議,要成立獨立的120急救指揮中心,加大急救醫療基本設備投入力度,加強急救醫護人員培訓,打造一支指揮有序、反應敏捷、技術過硬、運作高效的高素質急救人員隊伍。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