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政協主席嚴維佳向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授“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牌匾
勉縣政協醫衛界委員學習組聯合陳斌委員工作室和共青團、新的社會階層委員工作室共同開展義診活動
寧強縣政協主席張鈞參加提案委黨小組“學黨史、誦家風、親生態、獻良策、筑同心”委員活動日活動,為羌文化挖掘與保護建言獻策
洋縣政協到華陽鎮紅石窯村的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開展“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授牌暨“委員活動日”活動
鎮巴縣政協主席王孝琴接受漢中森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捐贈大米
城固縣政協開展理論宣講活動
西鄉縣政協主席朱小平與農業界委員工作室委員一同調研馬鞍堰灌區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南鄭區政協到陽春片區委員工作室圍繞高質量發展如何融入中心城區進行交流
漢臺區政協圍繞涉及城鄉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調研活動
佛坪縣政協在上沙窩紅軍舊址舉行了“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授牌儀式
留壩縣政協主席王義頻為委員工作室揭牌
略陽縣政協青企協委員工作室組織義工為20余名老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
9月22日,漢中市政協主席嚴維佳在南鄭區向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授“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牌匾,拉開了漢中市政協系統“委員活動日”序幕。
在省政協的統一安排下,漢中市政協精心做好“委員活動日”各項工作,以“工作室中話民生、服務群眾聚人心”為主題,以今年新建的近150個委員活動室為平臺,在全市政協系統同步開展形式多樣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同時對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作出積極貢獻和長期以來心系群眾、服務人民、在不同崗位上真情為民奉獻的72名政協委員進行通報表揚。
在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漢中市政協舉行“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授牌暨“委員活動日”啟動儀式,現場,市政協主席嚴維佳向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授“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牌匾,并贈送了紅色主題的書畫作品。儀式結束后,在場人員一同到“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重溫了紅色革命歷史。
“委員活動日”活動中,市政協分成8個組,分別由主席和副主席帶隊到有關委員工作室,結合正在深入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宣講,傳達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廣泛宣傳人民政協制度優勢,同時結合漢中實際,開展深入群眾走訪調研、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組織“微協商”等活動。通過創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委員活動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將政協委員責任擔當和履職實效轉化為服務群眾、助推發展的實際成果,爭當新時代追趕超越排頭兵,為加快高質量發展、建設區域中心城市貢獻更強政協力量。
用好載體 用群眾熟悉方式講好政協故事
全市政協系統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黨員干部以“委員活動日”為契機,主動下沉到各自委員活動室和聯系點,結合正在深入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廣泛宣傳人民政協制度優勢,用群眾熟悉的方式講好政協故事,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加了解人民政協,更加認可政協委員。
漢臺區政協組織全區政協組織、各民主黨派和廣大政協委員,以“工作室中話民生,服務群眾聚人心”為主題,積極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
以委員工作室為平臺結合鎮(辦)委員工作聯絡處開展活動,涉及范圍廣、影響力大、參與人數多,聚焦民生突出問題。通過宣講,激勵委員積極履職,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委員擔當;通過座談形式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共陜西省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征求意見、調研等方式,傾聽群眾呼聲和訴求,廣泛收集意見建議,通過政協的渠道反映給黨委政府;圍繞涉及城鄉公共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以及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困難和矛盾糾紛等開展調研活動,提出意見建議,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發揮政協委員專業特長,圍繞百姓需求開展服務群眾的宣傳和公益活動,如科協贈送健康禮品包等。
在參觀完張萬營社區八組西新街臨時停車場后,委員們圍繞“停車難”問題建議,建設智慧型停車場,按照停車時間的長短實行階梯式收費,提高停車場利用率,避免僵尸車的存在;簡化停車場經營手續,創新方式,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提高社會資本回報率;創建智慧APP,不但可以輕易搜索到最近的停車場和路線指引,避免車主在找停車場時舍近求遠,還能實時告知停車場內的有效車位信息,免跑“冤枉路”,既方便了車主,又能減輕城市因停車難造成的交通壓力。
城固縣政協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委員活動日”系列主題活動。
縣政協分組前往上元觀鎮和小河鎮,分片區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委員工作室成員和群眾代表,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共陜西省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進行了宣講,大力宣傳人民政協制度的優越性,努力使“讓政協走進群眾、讓群眾走進政協”的觀念深入人心。
在小河口會議遺址紀念館和上元觀會議遺址紀念館,分別舉行了“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揭牌儀式,組織委員走進紅色實景“課堂”,接受革命教育洗禮,進一步砥礪政治思想、汲取奮進力量,為社會各界人士了解人民政治協商制度開啟了新窗口。同時,縣政協緊扣“人民政協為人民”主題,積極組織委員們深入各自界別、轄區,通過創新活動形式,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平臺共用,將不同界別、不同區域的委員們聯合在一起開展小微協商、收集社情民意信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活動,充分發揮了界別委員和委員工作室的職能作用。
本次“委員活動日”,城固縣政協以24個委員活動室和2個學習教育基地為主陣地,共開展主題活動24次,參與活動的政協委員110余人、群眾代表72人,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4條,集中辦理群眾實事20余件。
洋縣政協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開展了豐富生動、干貨滿滿的實踐活動。
縣政協主席陳三榮、縣政協黨組書記路建俠帶領50多名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來到華陽鎮紅石窯村的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開展“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授牌暨“委員活動日”活動。活動現場,路建俠向華陽景區黨工委書記王寶慶授予了“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牌匾。政協委員巨亮、縣政協機關干部高圣欽、肖建新分別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相關政策知識、紅二十五軍在華陽的光輝歷史進行了宣講。三位同志精彩的宣講贏得現場干部群眾的陣陣掌聲。
宣講結束后,陳三榮從充分認識“委員活動日”的重要意義、切實發揮“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努力強化委員責任擔當三個層面發表了講話。對華陽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正式成為洋縣政協委員開展政治學習教育、加強思想建設引領、提升自身履職本領的新平臺表示了祝賀,對“委員活動日”走進基層服務群眾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下午,各委員工作室組織委員深入社區、農村,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蔡允云委員率領洋縣協和醫院醫務團隊上門為30多名患病群眾開展免費體檢和義診活動,把愛心和溫暖送到了老百姓家門口。梁寶林委員攜手經濟界委員工作室積極開展消費扶貧,用實際行動支持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教育界委員工作室委員到槐樹關初中慰問幫扶家庭困難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學生舉行“面對面”微協商,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的“煩心事”。農業界委員在田間地頭走訪群眾,和農民暢談“三農”問題及鄉村振興美好前景,征集到有價值的社情民意信息20余條。
其他不同行業和界別的政協委員們正陸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為民辦實事”走深走實。
留壩縣政協結合委員工作室揭牌儀式,圍繞推動留壩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縣,建設更高水平的“四個留壩”和打造“兩地”、建成“兩縣”目標,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為迎接全省第二個“委員活動日”的到來,留壩縣政協經主席會、黨組會議研究,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意見,并將所有活動落實到各位主席、副主席及委辦負責人主抓,鎮(辦)政協學習組配合,并要求各界別、各區域委員根據各自特點,開展好活動。
9月22日,各片區、各界別委員一起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了《中共陜西省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留壩縣政協委員工作室工作制度》《留壩縣政協委員工作室工作職責》《留壩縣政協委員定期接待走訪制度》等工作制度,圍繞如何發揮好政治引領作用、黨政連心橋作用、政協聯絡站作用、履職為民服務作用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
隨后,各界別、各片區領導根據分工,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義頻深入江口鎮鍋廠受災村,看望慰問了因洪水受災的群眾;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勇看望了馬道片區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縣政協副主席劉海濤看望慰問了留侯鎮片區脫貧戶的在校學生,并對全縣西洋參產業發展進行了“微協商”;縣政協副主席司麗霞前往縣中心敬老院看望慰問了孤寡老人,并給孤寡老人們打掃了衛生。
創新方式 把調研成果轉化成履職為民成效
調查研究是政協履職的重要方式。全市政協系統在履職過程中,將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的選題作為調研視察的重點課題,深入各地走訪、實地考察,廣泛征求各縣區政協、各民主黨派和政協常委、委員意見建議,形成了一系列高質量調研報告,為漢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西鄉縣政協在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中,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以10個委員工作室為平臺,各委員工作室積極學習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并圍繞西鄉高質量發展和當地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展調研、座談和“微協商”活動,并走進村組農戶、企業、學校廣泛征集社情民意信息,積極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縣政協主席朱小平、副主席羅暉、何龍駒、周立新帶領各委辦主任、副主任分頭參加指導活動,10個委員工作室委員及部分群眾代表參加活動。
活動中,10個委員工作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履職活動,農業界委員工作室邀請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馬鞍堰管理局等部門以及政協委員和部分群眾深入馬鞍堰灌區實地調研,就灌區稻漁綜合種養、農業產業發展協商討論,形成了灌區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城南街道辦委員工作室組織委員及街道辦主要負責人實地觀摩沐陽生態園和五渠村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為全域旅游發展及項目建設建言獻策;工商聯界委員工作室圍繞石材工業園區廢料堆放、礦區整合問題開展調研,提出意見建議;胡彥兵委員工作室就群眾關心的210國道檀木段道路通行問題,通過實地察看形成了社情民意信息;朱歷珂委員工作室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深入學校宣講《未成年人保護法》;沙河鎮委員工作室協調解決沙河鎮公廁正常使用問題,方便群眾如廁,民革界委員工作室組織委員深入幫扶村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資。
此次活動,委員們為全縣旅游產業發展、園區建設、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生態環保等提出意見建議30余條,征集社情民意信息10多條,為民辦實事6件,展現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政治熱情和履職為民、擔當作為的精神風貌,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贏得群眾交口稱贊。
寧強縣政協通過組織委員深入一線考察調研、宣傳弘揚優秀文化、辦實事助力鄉村振興等活動,為全縣政協委員舉行了一個豐富生動的“委員活動日”。
建言獻策促高質量發展。縣政協提案委、農業法制委、經濟環資委、教科民宗委聯合聯系的學習聯絡組和委員工作室分別在漢源、高寨子街道、陽平關、安樂河鎮圍繞鄉村振興、科技科普創新、天麻小鎮、城鎮環境美化、玉皇觀茶文化景區AAA創建、提案辦理等工作開展調研視察,了解發展現狀,匯聚一線聲音,分析發展困境,建言獻策對癥“開方”。
弘揚優秀文化凝聚人心。縣政協文史學習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情況進行調研,提案委黨小組開展“學黨史、誦家風、親生態、獻良策、筑同心”主題活動,陽平關鎮委員工作室開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學習弘揚紅色文化,凝聚奮進力量。青木川鎮委員工作室舉辦中國古詩詞專題講座,帶領大家感受中國詩人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厚植文化自信。文藝界委員工作室圍繞寧強縣“豐收節活動”集智聚力,做好活動籌劃和現場氛圍打造等工作。
傾情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縣政協辦公室、提案委聯合縣政協機關委員工作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向幫扶的高寨子街道戚家埡村捐贈2萬元,助力該村鄉村振興環境整治工作,到高寨子街道同心寨調研羌文化發掘與保護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推動該鎮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據統計,本次“委員活動日”期間,共開展集體活動8次,參與活動的委員、群眾達340余人,收集、反饋意見建議50余條。
略陽縣政協辦公室和各專委會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以委員工作室為平臺,根據各自工作實際,開展了精彩紛呈的“委員活動日”系列活動。
醫藥衛生界委員工作室組織5名醫藥衛生界政協委員,并邀請由縣中醫院院長熊英帶隊,內科、外科、兒科、婦科、中醫科、五官科組成的義診工作隊到硤口驛鎮漁洞壩村開展義診活動,共為近300名群眾提供了耐心細致的診療服務,專家們切實解決就診群眾的各種問題,向他們講解常見病的危害和救治措施,并建議群眾要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醫護工作者認真細致的服務態度和專業的醫療技術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工商界委員工作室6名政協委員在橫現河工業園區、橫現河小學開展了“委員活動日”活動。委員們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略陽縣實施“一立四振興”戰略和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展開了交流研討,并提出了意見建議。會后,委員們前往橫現河小學開展獻愛心活動,為橫現河小學10名學生及學校捐贈價值2000元的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
青企協委員工作室全體委員在象山灣日間照料中心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委員們向日間照料中心干部職工和老年群眾宣講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介紹了委員工作室工作;就老年人關心的養老、醫療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解讀了相關政策;組織發型工作室義工為20余名老人提供了免費理發服務。
無黨派委員工作室、鄒張善委員工作室組織各自工作室成員、部分群眾,分別在縣文化館和縣城中學路河濱小區開展了“委員活動日”活動。參加活動的委員就如何推動漢中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如何加快推動全縣實施“一立四振興”戰略,實現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座談交流。委員鄒張善積極響應“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就林麝養殖、相關產業發展向參加活動的群眾進行技術講解培訓、現場答疑解惑,使群眾受益匪淺,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縣政協副主席穆麗萍、史定國、龐建軍分別參加各委員工作室相關活動。
佛坪縣政協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走進基層、服務群眾,認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的“委員活動日”活動,促使政協委員主體作用得到發揮,政協工作活力得到增強。
以學習宣講凝聚各方共識。縣政協及時召開主席會,認真研究部署“委員活動日”相關工作,結合實際,精心制定印發了《縣政協“委員活動日”實施方案》,明確了活動時間、內容和形式,成立了由主席、副主席親自帶隊、相關委辦負責人參與的3個宣講活動小組,分赴委員工作室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及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以服務民生實事彰顯為民情懷。9月22日,以“訪民眾、聽民意、知民情、解民困”為主題,圍繞為民辦實事理念,結合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來佛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行程安排,到袁家莊街道塘灣村配合開展宣講、義診、送藥品和消費扶貧幫扶等活動,參與群眾達80余人次。各界別委員帶著責任、帶著感情,走進鎮村和居民家庭,與群眾面對面交談、零距離接觸,把黨和政府的關心溫暖與幫扶政策送下去,把基層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帶上來,宣傳政策,釋疑解惑,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增進了與群眾的感情。
以紅色教育活動激發干事創業熱情。為進一步激發全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愛國熱情,更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動政協“三個重要”作用發揮,9月23日,縣政協組織城區、長角壩鎮轄區內縣政協委員及機關干部90余人次在上沙窩紅軍舊址舉行了“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活動。授牌儀式上,全體政協委員觀看了紅色影片,縣政協主席楊蜀瑩為上沙窩紅軍舊址授“政協委員學習教育基地”牌匾,并圍繞持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武裝、強化委員履職盡責、服務群眾、助推發展能力等方面作講話,隨后大家參觀了紅軍舊址展館。
以座談走訪建言貢獻各方智慧。通過召開宣講座談會、深入一線走訪群眾、實地調研產業基地等方式聽取民意,了解群眾最真實的想法,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2條。
強化擔當 以實際成效積極回應群眾期盼
全市政協系統在“委員活動日”活動中,根據工作室聯系的不同界別、不同區域群眾的特點,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現實、切口小的民生實事,策劃兼具社會熱度和民生溫度的主題和內容,廣泛開展“微協商”活動,了解回應群眾期盼、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用心用情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問題,用實際行動展示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責任和擔當。
南鄭區政協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委員工作室為平臺,以“服務群眾聚人心”為主題,認真組織全區政協委員深入一線走近群眾,傾心傾力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精心組織。區政協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和委工委具體負責,每位副主席帶領一個專委會聯系一個委員工作室,負責指導活動,確保活動圓滿完成。
各具特色。充分發揮委員工作室的特點開展活動,陽春片區委員工作室圍繞高質量發展如何融入中心城區建言獻策,委員工作室負責人組織金正米業員工為受災群眾捐款活動;茶葉協會委員工作室圍繞近年如何提高茶葉產品、如何規范市場運行、如何融入中心城區等建言獻策;工商聯委員工作室深入江南油脂廠為企業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并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大河坎片區委員工作室走訪慰問16名留守兒童,現場為孩子們接通在外地務工的父母電話,和他們暢談夢想,給孩子送去了心靈的慰藉。
為民辦實事取得實效。面對今年漢中多地受災的影響,區政協發出倡議,號召全體政協委員及委員工作室踴躍捐款。截至目前,累計捐款9000元,僅陽春片區委員工作室現場捐款1900元;圍繞高質量發展、融入中心城區、國衛復審及十四運會保障等,各委員積極建言獻策;部分政協委員弘揚愛心,大力資助貧困大學生,有的委員積極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捐助資金維修道路,有的委員向農村捐獻優質大米及食用油。
勉縣政協圍繞“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這一主題,深入一線、走進群眾,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縣政協主席李劍飛、副主席康勇參加。
在諸葛社區,縣政協醫衛界委員學習組聯合陳斌委員工作室和共青團、新的社會階層委員工作室共同開展義診活動,邀請勉縣醫院、東方眼科醫院和康寧口腔的醫護人員為社區居民進行體檢、提供健康咨詢。
在蒼臺社區,農業界委員學習組組織集中學習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并交流今年以來的履職收獲和感悟。勉縣秦和醫院在蒼臺社區開展“銀齡雙百”免費義診活動,并邀請漢中3201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為前來就診的群眾免費體檢、贈送藥品,講解國家惠民政策。
工商聯界委員學習組組織委員在縣政務大廳開展“政協委員走進政務大廳”活動,通過實地察看、現場聽取介紹、交流等方式,積極履職,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此次活動,是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積極實踐。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實際,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揮行業特點及自身優勢,積極主動作為,把溫暖送到基層,讓群眾切實感受幸福生活,以政協方式為勉縣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
鎮巴縣政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了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的“委員活動日”活動,將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融入政協履職全方面全過程。
聚焦“生態經濟示范縣”建設,致力民生福祉改善。政協領導帶隊深入包抓的房地產建設、天然林保護修復、果蔬基地、公益性公墓、西大池風景旅游區、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等重點項目,現場在項目規劃、資金落實、施工建設等方面統籌協調、科學指導,順利推進4個老舊小區、4個棚改項目、3個背街小巷的改造,實施生態修復2000畝,新建設施大棚700畝,新栽植小雜果3500畝、青花椒1200畝,有效助推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時,縣政協積極謀劃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教育衛生等方面的調研視察,認真開展協商議政,組織委員為基層群眾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群眾滿意度、幸福感持續加強。
聚焦當前汛情災害,彰顯政協擔當。在鎮巴縣遭受連續四輪強降雨期間,縣政協全體領導班子成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下沉到村靠前指揮,排查整治安全隱患11處,組織撤離“四邊六類”人員2300余人次。尤其是該縣“9·9”特大滑坡地質災害后,縣政協迅速向全縣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發出“奉獻愛心,重建家園”為主題的倡議,得到了政協委員和各界愛心人士的積極響應,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以點滴力量匯聚愛心汪洋,配合黨委、政府做好災后重建,共收到捐款捐物28萬余元。縣政協領導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及社會愛心人士深入受災現場為當地政府、群眾送去了捐贈物資,得到廣大干群的一致好評。
(何華 康積波 張莉 靳深 楊國 冀華謀 王蕓鄧舒予 成美華 李永祥 余明社 戚建文 吳敏 劉灝 謝昊天 李林蔚 王靈俠)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