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西安市灞橋區政協委員懷著激動和喜悅的心情,積極參與到2021年委員活動日“我做委員這五年”主題活動中,以切身的學習感悟、真心的履職感言和深情的告白感謝來回望總結自己當選政協委員這五年以來的履職工作情況。
開展“我做委員這五年”座談會
繼去年灞橋區政協將9月21日確定為政協委員活動日,并成功舉辦了首個委員活動日后,今年,灞橋區政協超前籌劃、多方調研,在結合省、市兩級政協機關委員活動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和自身實際,策劃了今年的活動——“我做委員這五年”主題活動,并于9月16日至26日依托轄區9個街道學習組開展,用委員自己的語言和感悟為過去的五年履職畫上圓滿“句號”。
談履職、話初心,交出協商議政的厚重答卷
活動期間,灞橋區政協注重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以召開座談會、開展專項視察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多種形式,組織委員學習交流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并對自己五年以來履職情況開展自我評價和總結,暢談參加政協活動的主要收獲、體會。
參觀“紅色黨建”展覽
“我從不了解政協到走進政協、融入政協,從一名普通群眾成為一名政協委員,這五年來,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我自己在不斷成長,自己也在進步,我很自豪!”年輕的政協委員馬妍激動的說。
“政協委員既是榮譽,更是責任。這幾年不論是企業成長壯大,還是給群眾辦的一些小事,都離不開政協這個平臺提供的強有力支撐,都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信念在支撐。”有著多年政協委員經歷的老委員湯懿搏動情的說。
“積淀深厚才能外化精彩”。在座談會上,灞橋區200余名政協委員積極發言、熱情表達,字里行間都充滿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的自豪感、光榮感和責任感,也流露出滿滿的為國為民履職情懷。
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視察
頌黨情、感黨恩,加注凝聚共識的不竭動力
“是黨帶領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要當好黨的政策的‘宣傳員’,還要把我的工作室打造成服務人民群眾的‘展示臺’,讓大家一起幸福滿滿。”剛剛榮獲全國優秀委員工作室的楊愛麗委員傾吐心語。
在委員活動日中,灞橋區政協還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和“百千萬”活動作為重點,從黨史中汲取的豐富營養轉化為廣大政協委員忠誠履職的不竭動力,先后組織政協委員參觀了孫蔚如將軍故居等紅色教育基地、觀看紅色展覽,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專項視察,組織政協委員“走百個社區、訪千戶群眾、察萬家民情”,通過思想政治引領、體驗發展變化、履行民主監督和為民辦實事等方式,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于委員履職之中,聚焦到轄區經濟建設發展中心任務中,將其內化為政協委員的政治標準,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
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視察
建真言、獻良策,繪就灞橋發展的美好藍圖
“作為一名新筑街道的委員,我對灞橋政協寄寓深厚的感情。近年來轄區經濟發展翻天覆地,政協委員作出了積極而卓有成效的貢獻。特別是今年十四運成功舉辦,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對灞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來自民盟屆委員高明星說。
共謀發展,共話未來。此次灞橋區委員活動日,來自全區23界別的委員繼續本著“黨委想什么,政協議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協幫什么;群眾盼什么,政協呼什么”的原則,以更高的政治覺悟、更強的責任意識、更大的履職熱情,積極建真言、獻良策。連續8場座談會,委員共圍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以及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建言獻策30余條,切實為服務全區發展大局和民生改善獻計獻策、群策群力,共同繪就灞橋發展的新藍圖。
區政協主席(擴大)會議研究委員活動日“我做委員這五年”方案
此次活動,灞橋區政協還將從委員交流中選擇優秀發言稿件,整理匯編《“我做委員這五年”——灞橋區第九屆政協委員履職感言集》專輯,并在新一屆政協全會上進行展示分享。“開展委員活動日‘我做委員這五年’主題活動,既是對即將屆滿委員五年來履職工作的回顧和總結,更是對下一屆委員工作的傳承和啟迪,是我們彰顯政協智慧、發出政協聲音、貢獻政協力量、展現政協風采的又一次生動實踐。”灞橋區政協主席韓孝民說。(王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