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劉楠 通訊員 王文博)“要做好規劃引領,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全力推進商貿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現場氣氛熱烈,委員們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商業是城市的血脈,商貿服務業是經濟轉型的主陣地。為加快商貿業追趕超越,10月18日,金臺區政協對“全區商貿服務業”發展情況開展全面視察。
深調研變廣聚力
金臺區是陜甘川寧毗鄰地區的物流貿易中心,也是全市金融商務中心和最大的農副產品、機電建材集散地,自古便是萬商云集,商賈如云。目前,外貿增速放緩、結構不盡合理、消費差距過大……區商務局負責人在通報情況時,話語中流露出的憂慮和著急。
面對現代商貿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區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委員專題調研,這也契合了區委第十六次黨代會加快商旅文融合發展、推進金臺商貿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思路。
調研組廣泛吸納經濟界、文化藝術界等界別委員,邀請商貿企業代表參與其中,深入走訪實地調研3家商貿流通企業,實地查看商貿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現場感受新零售帶來的便捷體驗和品質生活,認真聽取區商務局工作匯報,全面分析推進商旅文融合發展的優劣勢,并與部分商貿企業代表開展座談交流。
“微建議”變“錦囊計”
調研座談會上,針對全區商貿業發展現狀、特色、困難和今后發展方向,商貿企業代表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如實行差異化經營服務,防止同質化惡性競爭;提升三產服務業水平,打造高品質商貿核心圈;加大員工職業技能培訓,適應商貿新業態需求等。
當前,商貿業市場正處于釋放新需求的關鍵期,如何搶抓機遇,加快創新發展。劉剛委員建議,加大對商貿業的發展規劃,特別是對專業市場的培育,提升專業市場的戰略地位。李寶東委員聚焦推進服務業的“放管服”措施,建議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索曉雅委員建議,以重點項目建設發展為突破口,引領商貿服務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商貿業快速發展。
“建議進一步做細做好‘小巨人’工程,引領壯大總部經濟。”“要加大優惠力度,突出重點扶持,推動提質增效……”委員們發言一個接一個,深入探討、理性分析、觀點碰撞,充分體現了政協“智囊庫”的力量。
“互聯網+”變雙融合
特色商業街建設應該進入“品牌化時代”,要系統梳理金臺文化淵源,深入挖掘西府文化特色,將這些內容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如非遺展演體驗、深夜食堂、特色市集、藝人表演等,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網紅打卡點,區政協副主席陳寶慶說道。
在區政協黨組成員、北坡建委主任王博看來,實體經濟眼下迎來了發展的好時候。實體零售企業如何做大做強?他建議,金臺商貿流通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本地實體零售企業做大做強,開展雙線融合,實現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和協同應用,改變實體零售業的商業模式與管理模式。
仝隴霞建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扶持培育一批優質網貨示范生產基地、電商名優品牌、電商示范企業,做大做強電商產業……”
“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抓住金臺實施‘1239’行動新契機,趁勢而上,定會再現萬商云集的新輝煌。”區商務局局長雷樹森滿懷期待地說。
金臺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毛秋梅指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作為未來商業模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各單位要切實更新思維、轉變觀念,堅持規劃引領,明確產業導向,培育扶持銀泰城“核心商圈”,突出社區商圈發展,打造第五大道餐飲商圈,改造提升老城區商圈,優化盛世廣場核心商圈,構建行政中心高端商務走廊,發展以鎮街、專業市場、蟠龍新區、商業樓盤為補充的商圈網絡。要加速拓點擴面,堅持龍頭項目帶動,積極引導電商企業布點線下新零售示范項目,提升特色街區品質,實施“種苗成長”計劃,推動新零售從“盆景”向“風景”轉變。要繼續凝聚各方力量,深入調查研究,匯智獻策,為改革發展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推動商貿業創新發展。要大力推進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創建一批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示范企業、門店和街區,引導商貿企業和經營者誠實守信、依法經營,打造金臺商貿服務業的誠信品牌。要在商貿業健康發展上持續貢獻委員智力,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當好“宣傳員、監督員、參謀員”,將委員意見建議納入當前做好商貿業健康發展的實際工作中來,主動作為,奮力譜寫金臺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把金臺建設成為商旅文融合發展的首善之區,再現“商鋪林立、客商云集、人聲鼎沸”現代版“清明上河圖”。截至目前,金臺區擁有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09戶,外貿企業157戶,大型交易市場8個,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8個,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9%,外貿進出口總額40億元,居全市第一......金臺正以堅實的步伐邁向“萬商云集”新輝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