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政協委員工作室是廣大政協委員立足崗位發揮優勢、緊貼基層服務群眾的重要履職平臺。今年以來,漢中市政協把建好委員工作室作為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委員工作室150個,架起了聯系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建機制精心謀劃部署
“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是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途徑,更是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推進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的有效形式,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各方力量,加速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4月16日,省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視頻推進會后,漢中市政協主席嚴維佳對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漢中市政協著力把委員工作室打造成新時代凝心聚力的新平臺,組織單位相關人員及縣區政協到商洛、西安兩地考察學習委員工作室建設先進經驗。成立了由主席任組長,各位副主席及秘書長任副組長,各工作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秘書長為主任,委工委主要負責人為副主任,辦公室各科室負責人、各專委辦公室主任為成員,具體負責市級層面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和縣區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指導工作。
6月10日,漢中市政協召開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推進會,制定印發《政協漢中市委員會關于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指導意見》《漢中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漢中市政協市級委員工作室管理辦法》,提出了市、縣區政協建設任務,規范了委員工作室工作制度和流程,讓全市委員工作室建設有據可循、有制可依。
抓關鍵全力加快建設
8月26日,漢中市政協召開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現場會,通報了全市委員工作室建設情況,向驗收合格的市級委員工作室進行集中授牌。會前,與會人員參觀了南鄭區茶業協會委員工作室、漢臺區東關街道委員工作室,感受委員工作室的活動氣氛,在市農業界委員工作室舉行了揭牌儀式,實地察看了委員工作室建設情況。
為建成專業化、特色化委員工作室,漢中市政協結合前期調研實際,堅持創建工作分類化,以鄉鎮、街道、社區、醫院、學校、產業園區、專業市場等基層組織和單位為依托組建區域委員工作室;以政協相關界別為依托組建界別委員工作室;委員依托自身專長和實體建立委員個人工作室。
今年,漢中市政協計劃建設委員工作室120個,實際規劃建設145個,其中區域類75個、界別類51個、委員個人19個。按照有工作場所、有人員組織、有經費保障、有工作制度、有協商流程等基礎建設標準,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委員工作室150個。
揚特色真情服務群眾
漢中市政協要求市級委員工作室每周有固定接待日,每季度報送社情民意信息,每年報送至少2篇調研報告,提交3件提案,開展2次“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送溫暖、送健康、送愛心”活動,對優秀委員工作室進行表彰獎勵,把委員參與工作室工作情況納入委員履職考核,作為評優評先和屆滿留任的依據。
漢臺區政協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協調、共同推進”的良好格局;南鄭區政協提出“五個一”活動,建成的委員工作室按照工作職責,主動開展一次黨史學習教育、組織一次“微協商”、反映一條有價值的建議、為民辦一件實事、開展一次有行業特色的調研視察活動;城固縣政協持續深化基層協商民主,切實把委員工作室打造成黨委政府的“好幫手”、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基層政協工作的“新平臺”;西鄉縣政協把“建”當基礎,以“管”和“用”為關鍵,積極指導委員工作室開展知情類、履職類、服務類等履職活動,力求委員工作室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履職常態化;勉縣政協通過公眾號、新聞媒體和微視頻的形式,大力宣傳委員工作室的功能作用和履職成效,不斷擴大委員工作室的社會影響力;鎮巴縣政協就開展好委員工作室工作進行了系統的業務培訓……
“工作室的設立是政協為打通委員聯絡群眾的新舉措,對積極推進委員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察民情暢民意、提建議解難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漢中市政協委員隋兆華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