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白瑤
“香港、澳門會場能聽到嗎?手機連線的委員能聽到嗎?聽到請回答。”
屏對屏、線連線,港澳委員隔屏“云”相聚。11月11日,省政協召開新時代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專題宣講會。受疫情影響,為確保專題宣講走心走實、取得成效,會議以視頻連線方式在省政協機關設立主會場,在香港、澳門設立分會場,部分委員以手機連線的方式參會。
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是指委員們在內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在港澳地區為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都發揮積極作用。
進入新時代,港澳委員更好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是貫徹落實中央港澳工作大政方針的必然要求,對于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活躍在全國各級政協組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長期以來,港澳委員以港澳為依托,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港澳回歸和落實“一國兩制”方針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一名生活在澳門的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澳門照壁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羅杰信對于澳門回歸以來的發展變化感觸頗深:“澳門回歸后,社會、經濟、文化、民生等得到跨越式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安定,能親身經歷這些變化,倍感光榮和自豪。”
當前,作為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步入快車道,香港、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空前提升。新的歷史起點,對每一位港澳委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港澳委員要扮演好‘先行軍’‘黏合劑’‘表率者’的角色,才能發揮好‘雙重積極作用’。”省政協常委、正大制藥集團總裁鄭翔玲說,港澳委員要廣開思路、廣開言路、廣開才路,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特別是牽頭或支持開展橫跨港澳與內地的跨地區調查研究,努力提升提案、建議的前瞻性、代表性和科學性。要促進機遇共享,引導港澳企業深度融入內地,共同構建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有條件的港澳委員還要敢于先行先試,在服務貿易、科教合作等深層次領域,率先赴內地開展交流合作。”鄭翔玲倡議港澳委員要在促進陜西和粵港澳地區的機遇共享、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上積極作為。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大變局需要強擔當。省政協委員、香港楊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芯瑜表示,新時代港澳委員要更加有擔當,肩負起時代使命職責,踴躍參與履職活動,著力提高協商議政、調查研究、建言獻策能力,當好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要堅定推進愛國者治港治澳原則的落實,繼續發揮好橋梁作用,當好推進陜、港、澳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排頭兵。
會上,港澳委員談感想、話心得、說體會,用行動踐行“思想永遠在線、智慧時刻連線、聯系永不斷線”。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廣大港澳青年是香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也是推動“一國兩制”薪火相傳、行穩致遠的重要力量,更是“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的后備主力軍。
“2018年,我帶領澳門的學生到訪陜西。通過此次考察學習之旅,孩子們深入了解內地的發展變化,加深了他們對于國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借由此前的一段經歷,羅杰信坦言,港澳委員更應助力深化港澳青年家國情懷和文化認同,深入開展港澳青年赴內地的國情考察、學習交流活動,培養更多愛國者,共同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添磚加瓦,不斷鞏固和壯大愛港愛澳隊伍,確保“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
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港澳與內地交往日益緊密,越來越多港澳青年希望走入內地、了解內地。
“港澳委員要傳遞好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利好,以及國家重大戰略給予港澳青年的重大歷史機遇,更需要親力親為參與到大灣區建設中去,為港澳青年‘北上’發展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機會和平臺。”鄭翔玲表示,新時代港澳委員要想在前面、干在前面、沖在前面,發揮表率作用,凝聚各方共識,幫助港澳青年解決創新創業中的困難,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臺、多架梯。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