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鮮明標簽和先決條件,是推動實現一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作。11月24日至25日,銅川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在全市開展“提升營商環境,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專題民主監督調研活動,以政協力量推動營商環境再上臺階。
事實上,聚焦營商環境“痛點”和“堵點”問題開展調研協商和民主監督,是銅川市政協近三年來監督式協商重要議題之一。據銅川市政協經科委主任趙官龍介紹,2019年,市政協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三級政協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調研,去年又召開營商環境專題雙月協商座談會,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政務服務、營造良好金融環境等方面形成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20余條,供政府部門改進提高。
此次調研通過“回頭看”,重點監督2019年、2020年市政協民主監督調研營商環境工作發現問題及對策建議落實情況,一邊實地考察,總結經驗,一邊座談交流,深挖問題,再次為優化營商環境把脈問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加油鼓勁。
聚焦痛點堵點 聽取企業家心聲
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詳細了解市區縣政務服務中心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系列政策文件落實情況以及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傾聽一線最真實的聲音,凝聚改革的共識。
“‘放管服’政策極大地減少了審批時間”“政府幫忙跑腿,辦證更加快捷”“‘辦不成事’兜底窗口很貼心”……今年以來,銅川市出臺《銅川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全市深化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開展了全面優化營商環境“1+18”攻堅行動,全市大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的效果得到了企業負責人的一致肯定。
不唯是聽成績亮點,重在傾聽企業家心聲,發現問題,查遺補缺。“水質的好壞魚先知道,花的芬芳蜜蜂先知道,營商環境好壞你們有切身體會。還有哪些事情不好辦,哪些事情辦起來費事費力?請你們暢所欲言。” 帶隊調研的市政協副主席成登鵬誠摯的向企業家征詢意見建議。
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部分企業負責人反映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兌付不及時,重審批、輕監管,“信息孤島”現象,法治環境公平公正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群眾辦事的煩心事、企業投資經營的“痛點”、政務服務的“堵點”還有不少。
在交流探討中,調研組召開了4次座談會,詳細詢問了30位企業負責人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聽取他們對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精準發力提建議 助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
如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調研中,調研組與各市發展改革委(營商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直面問題,不回避,不遮掩,開誠布公探討。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市政協委員、王益區商務局姚咪娜坦言因為工作原因,平時與企業家打交道最多,深知營商環境對培育企業的重要性。“優惠政策不能像‘大餅’高高掛在空中,兌付單位一定要守信守諾,堅決維護政府的公信力。”她說。
面對金融投資行業企業注冊變更難問題,任曉龍委員建議,實施投資教育進社區的基礎上,對金融類企業分類管理,放開事前注冊、嚴格事中控制、加大事后處罰。
對于“信息孤島”現象,馬彥江委員建議,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通過進一步優化流程倒逼政務服務部門協同聯動,簡化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倒逼推進政務服務的協同化、便捷化和智能化,力促“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優化營商環境,人情味不可少。”市政協委員唐孝標說,唐孝標是福建人,來銅投資興業16年,且以商招商,對銅川經濟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銅川也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因為在銅川的積極貢獻,最近獲評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他現身說法,“這么多年我一直在銅川發展,這就是銅川營商環境最好例證,企業家要和政府部門做朋友,建立清親政商關系。”
市政協委員,省、市兩級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肖承才也是一位企業家,他認為,“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不應僅僅優在各種政策的優惠,更應優在政策的落地,優在有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營商法治環境。”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今年以來,銅川市探索推行人才服務“一企一策一專班”工作機制、金融顧問制度、知識產權激勵政策等一系列創新做法。稅務、財政、金融、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建立有效機制,率先在全省成立“退役軍人涉稅事項服務站”,全市企業知識產權專利授權量增幅全省第一,“政采貸”投放規模全省第一;市場主體同比增長32.69%,增幅居全省前列。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