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尚科 記者 韓永國)隨著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鄉村振興隨即拉開帷幕。廣大農村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既承擔著農林牧副漁產品和干凈飲水、清新空氣供應的基本任務,又將接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持續提升等多重挑戰,這些挑戰都對基層嚴格、公平、公開、公正執行環保法律法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我省先后開展了環保系統市以下垂直管理、基層環境監察能力建設、環保工作者全省統招、加強基層環保能力建設、環保系統“局隊合一”改革、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更順、隊伍更強、水平不斷提升,多次受到生態環境部肯定。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環保法律法規多但執法環節“標準化”不夠,相關部門執法也有推諉現象;縣級環保部門留不住人才,各鎮環保站人少且無執法資格,村組兩級無環境監管人員;環保執法權相對集中之后,編制、人員、財物未徹底完成移交;基層環境監測設備、執法車輛嚴重不足,“開私車、辦公事”成為常態;生態環保和持續健康發展理念宣貫不夠,行政干預、人情干擾環保執法現象在一些基層也有存在。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如下:
出臺地方法規,明確執法標準。一是由人大常委會牽頭,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執法部門參與,充分聽取基層執法部門、被監管企業和群眾意見,制定一系列條例,對上位法律法規中執法主體未確定、執法主責輔責不清晰、執法權限交叉等逐一梳理、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定寬泛的條款逐一細化明確,并建立政府部門與司法機關案件快移交、嚴處理、強執行的綠色通道,讓環保執法“長出牙齒”。二是由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執法部門分頭負責,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執法原則,草擬本部門執法過程透明化、查處程序規范化、執法處理標準化的文件并嚴格執行,主動接受同級人大、政協、監委和企業、群眾的監督。
重視隊伍建設,守好基層陣地。一是編制基層環保人才開發計劃,大力招募、培養、使用人才,以事業感召、以待遇吸引、以前途激勵、以親情挽留,打造本土外地占比合理、文憑專業對口、執法公正嚴明的高素質隊伍。二是采取課堂教學與現場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開展政治理論、法律知識、執法能力培訓,加強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不斷提高基層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三是支持生態環境部門為縣鎮兩級招聘環境執法協管員,解決村鎮環保問題點多線長面廣,現有執法人員“管不過來”的問題。
深化機構改革,夯實執法權責。一是深化環境執法權相對集中改革,按照編隨事走、人隨事走、財隨事走的原則,盡快徹底完成劃轉,進一步夯實各部門生態環境執法權責。二是適當減少市級編制,適當增加縣鎮兩級編制,改變上級和基層倒金字塔形人才力量配置現狀。三是打通職務晉升、身份轉化通道,讓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工作有奔頭。四是建立省、市級和基層干部雙向流動、上下級輪崗和市際縣際平行交流機制,定期定員定崗交流培訓,讓基層干部增長才干、讓上級干部多接地氣、讓落后學習先進,整體提升素質。
加大資金投入,配強設備車輛。省市縣財政部門會同機關事務管理、生態環境部門,對縣鎮兩級環境監察執法設備、車輛詳細調查摸底,綜合考慮縣域鎮域污染源總量和執法里程、路況等因素,調配增加執法車輛編制,一次性補足配齊執法記錄儀、無人機、環境監測設備、執法車輛,并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時安排維護保養和淘汰更新,讓裁量更精準、執法更快捷。
強化宣傳考核,確保公正執法。一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環保法律法規、中省最新規定為重點,對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領導干部和重點業務處室科室、下屬單位負責人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學校培訓、一次環保講堂、一次環保履職情況考核、兩次環保法律法規考試,促使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行政。二是以項目建設、企業運行易犯常犯錯誤、易違法律法規為重點,編寫簡明讀本,送政策上門、送法律上門、送服務上門,對項目參建各方、企業班子成員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培訓提醒,使他們自覺學法、守法經營。三是以增強環保意識和維權能力、參與監督積極性為重點,利用各種媒介、方式,對全社會開展環保普法宣傳,并暢通有獎舉報途徑,形成人人關心、重視、支持、參與、監督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