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隨著今冬取暖季的到來,家住銅川市新區世紀花園的何先生就感受到家里溫度的變化。而去年,由于熱源企業和小區物業不能有效對接,暖氣始終沒能入戶,他們一家人只得在寒冷中度過冬季。
何先生身邊這些可感可知的變化,得益于銅川市政協委員辛國煒的一條社情民意信息。今年7月,辛國煒根據調查走訪掌握的情況,將撰寫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議加快成立我市熱力公司,期盼今年采暖季投入運營服務經濟民生》提交市政協,該信息引起了市長的重視并作出批示:盡快!辦理到位!
“很多小區供不了暖,關鍵癥結在于沒有一家統管熱源和小區供熱的熱力公司。”辛國煒說,打通熱力供應“最后一公里”一直是新區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
群眾生活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翻開辛國煒的履職記錄,像這樣關心群眾冷暖、緊貼民生的履職建言還有很多。
解決老年群體吃、住、行等問題,是辛國煒一直關注的焦點。
2019年初,辛國煒在全市范圍對老年人的吃飯問題作了調查。他發現,在全市老年人家庭中,有91.5%的老人平時自己做飯或老伴做飯,5.2%由子女做飯,而一些高齡、獨居、空巢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已經出現了“吃飯難”問題。
對此,辛國煒撰寫提交了《建議社區建設老年餐桌,解決老年人家庭就餐難問題》的提案。他建議,借鑒外地經驗,在社區試點“老年餐桌”,為老人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
這件提案得到銅川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充分吸納落實,在王益區部分社區試點推行。“老年餐桌”有效解決了老年人家庭的就餐難問題,也是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模式的積極嘗試,得到了社區居民的普遍歡迎。
為破解老年人日常生活難題,辛國煒聯合其他委員提出了一系列提案建議:調整集中供暖時間,解決老年人適時取暖問題;加快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步伐,解決老年人“上不去、下不來”的問題;防范意外風險,為老年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等。
一件件提案建議,無不飽含著辛國煒對老年群體的關愛。“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對待老年人,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他們,像關心自己的父母一樣關心他們。”辛國煒說。
身為銅川市政協委員的辛國煒還是一位職業攝影家,曾在英國舉辦攝影作品和學術交流活動。他策劃的“360°看銅川”攝影文化品牌活動引起較大反響。在他的鏡頭下,銅川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展示出獨特的光影魅力,頻頻在國內外交流活動中亮相。
辛國煒一直致力于全民攝影藝術的普及和推廣。攝影的群眾性是他探索的全新課題:如何讓群眾用攝影工具拍好照片;如何引導群眾欣賞解讀攝影作品;如何引導群眾創作出反映真實生活,符合時代主題的攝影作品……
正是基于所從事專業領域的研究,辛國煒提出了《關于在中小學加強美育教育的建議》的提案,建議中小學采取“學生畫學校”“學生拍攝學校”等方式在校內開展美育教育活動;向規劃部門提出了《建議在新建園區街區規劃建設蘊含“銅煤文化 礦工精神”城市雕塑》的提案,為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活化城市精神符號獻計獻策。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百姓的冷暖掛在心上,把委員的責任扛在肩上,既勤于履職、建言資政,又關愛百姓、扶危濟困。”辛國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