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對我來說是生活更是事業。我愛茶,希望能盡己所能,讓商南茶葉走向全國,成為商洛一張閃亮的名片。”商洛市政協委員,商洛市秦嶺泉茗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章榮瑞說話語調平緩卻字字穩重。
自古香茗出深山,章榮瑞的家鄉商南縣,是中國西部最北端的茶產區。20世紀60年代,“南茶北移”將茶葉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北緯33°的商南茶,成為當地人民增收致富的一項新產業,但卻因為種種原因“養在深閨人未識”。
生于茶鄉,長在茶鄉的章榮瑞,大學畢業走南闖北,先后在山東、揚州、石家莊等地創業,每次看到市面上各個產地的茶葉,心情五味雜陳,“我的家鄉也有茶葉,口感好、品質佳,遺憾的是大家都不知道。”
“商南的山地土壤、氣候氣溫、山林環境也適宜種植茶葉。為什么不能在家鄉創建一個茶場,研制出商南獨特的名茶來呢?”這個想法在他的心里越來越強烈。于是,2015年,章榮瑞選擇了回到家鄉,從茶做起,開始走上了這條創業之路。
章榮瑞投資200萬元收購了城關街辦碾盤村瓜山片區1700余畝八十年代的老茶園,為了趕季節,他每天和茶農一起起早摸黑墾荒,就連正月初一也還在山上勞作。
為了實現茶葉加工自動智能化、清潔化,他投資900多萬元,購買國內先進茶葉加工設備。為了鞏固提高產品質量,他潛心研究,在市供銷社牽頭指導下參與制定了《秦嶺泉茗》(DBS61/0001-2021)《秦嶺綠茶》(DBS61/0002-2021)陜西省地方標準,親自主持編制了《秦嶺泉茗生態茶園管護規程》(QB61/SNCQ2.2-2021)企業標準,實現了種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標準化管理,研發的紅茶加工專利已被國家專利局受理。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收的喜悅。“秦嶺泉茗”品牌也榮獲了陜西省著名商標稱號,2019年入選全國茶行業“百強企業”,同年12月,章榮瑞當選陜西省茶業協會副會長,他和他領銜的商洛市秦嶺泉茗茶業有限公司實現了商洛茶第一次走出陜西,走向全國的歷史性突破。
種茶成功后,章榮瑞還幫助周圍農民種茶致富。他主動挑起碾盤村駐村扶貧重擔,將基地周邊3000多畝貧困茶農的茶園進行托管,實行統一供肥、統一除草、統一修剪、統一采摘、統一購銷,積極吸納貧困戶進茶園務工,帶動70名貧困戶每年增收5000多元,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如今茶葉已經成為了商南縣經濟發展主導產業,在商南縣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章榮瑞也成了科學種茶的帶頭人,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用茶葉感恩家鄉。”是章榮瑞常常念叨的一句話。他說“商南是茶鄉,我的工作因茶而顯得豐富多彩,把商南的茶葉做好,這是責任。”章榮瑞提交的《關于做大做強茶產業的建議》提案,建議以茶為媒,用茶葉作為城市名片對外推廣,將茶葉打造成為商洛的城市名片,打造商洛茶品牌,讓商洛茶文化成為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該提案被列為大會重點發言,得到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農業局等相關部門的重視、采納與實施,他也被評為優秀市政協委員。
自2017年擔任市政協委員以來積極參政議政,章榮瑞認真履行職責,堅持每年提交兩篇提案,多次為茶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農村重度殘疾人生活保障等方面熱點問題,深入實地調研并提交提案,跟蹤督辦,促成多項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章榮瑞思考最多的還是茶農們的收入。鄉村振興的東風已經開啟,他計劃著再打造一個生態茶文化莊園,提高有機茶的品質和附加值,帶領更多村民參與到生態茶的種植熱潮當中,“光是錢袋子鼓起來還不夠,我還想在茶園里建書屋、建民宿、共享茶社,給群眾送技術和精神食糧,讓他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