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武永義建議,要明確投入重點,厘清投入責任。政府應加大投入,支持種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和低效率的無序競爭,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方面,政府應支持全面普查、系統收集陜西" />
記者 杜靜波 攝
5月31日上午,省政協召開“推進種業產業發展”月度協商座談會。
“實施種業振興戰略,需要真金白銀投入。”省政協委員,省財政廳總經濟師武永義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約陜西省種業振興的重要因素,亟待健全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企業積極參與的種業多元投入機制。
為此,武永義建議,要明確投入重點,厘清投入責任。政府應加大投入,支持種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交易和保護,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和低效率的無序競爭,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方面,政府應支持全面普查、系統收集陜西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支持搭建種質資源大數據平臺,促進優質種質資源高效共享利用。對科研院所的育繁推,政府要承擔主要投入責任,保證其必要的資金需要,支持科研院所做好、做深研究;對種子企業的育繁推,其投入主體責任應為企業。
同時,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精準對接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資金支持盤子;將種業發展納入涉農資金重點支持范圍,給予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的單位穩定經費投入;加大高效、安全制種技術和先進適用制種機械的推廣使用,加大對農民尤其是使用新品種農民的補償力度,讓農民充分分享現代種業技術創新紅利。
“對批發和零售的種子、符合耕地條件生產銷售的種子免征增值稅;對符合規定條件種子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業兼并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等給予稅收優惠。”武永義說。
此外,應強化金融服務扶持。鼓勵金融機構發放種業企業中長期低息貸款,支持政策性銀行加大對種子收儲的信貸支持;設立種業政府性基金,吸引社會和金融資本參與;支持龍頭種子公司優先上市融資,發行公司債券和企業債券;建立財政保險聯動機制,努力實現育繁推保險全覆蓋,建立健全政府支持、種子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種子生產風險分擔機制。
武永義說,“在此基礎上,還應定期對各項資金投入和政策實施效果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及時完善相關政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