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1年數據統計,洛南縣60歲以上老人達7.9萬余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7.17%,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為7000余人,占60歲以上老人的8.81%,再加上生活半自理人群,規模更大,長期照料服務需求壓力已凸顯。
結合日常調研,洛南縣政協委員王翩然發現,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務工等原因,目前洛南縣農村高齡、空巢、孤寡、病殘、獨居老人不斷增加,由于年齡增長帶來身體機能衰退,造成老人勞動能力大幅降低。
“老人患病經常忍著、拖著,不能及時就醫,疾病越拖越重,加之因年齡原因不會使用智能電子設備,信息獲取方式較為單一,也容易帶來一些心理問題。”王翩然說。
在王翩然看來,有效化解農村老年留守群體的養老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解決這一問題任重道遠。近年來,洛南縣堅持統籌協調,調動各方資源參與養老服務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眾多的農村留守老人在經濟、精神、醫療、安全、養老等方面依然不容樂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要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發展農村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
據此,王翩然建議,加大養老服務政策支持力度,建議出臺針對農村弱勢老人養老的各項優惠政策,通過財政撥款、個人繳費、社會參與等形式,建立完善養老服務機構,推出系列實用管用的居家養老舉措,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養老體系。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經濟供養體系、老年醫療保障體系和老年社區照料服務網絡體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合城鄉老年人口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例如,推進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助餐(送餐)服務點等項目建設,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護理等服務項目。”王翩然提出,可以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專業指導、輿論引導等方式,鼓勵民間資本投入建設村(居)養老機構,建設不同層次的養老院,不斷改善農村老人的養老大環境。
王翩然表示,建立留守老人季度探訪制度,及時了解老人生活情況,為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慰籍等服務。鼓勵鄰里親友幫扶,為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精神上的關愛。
與此同時,在全社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加強農村家庭美德教育,積極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老典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為農村留守老人辦好事辦實事。加大與民政、公安、司法、衛健、扶貧等部門協作配合,對子女或其他贍養義務人道德約束,對不盡贍養義務或虐待老人的,情節輕微的給予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而有安。(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