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帶動能力強,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榆林市發展裝備制造業有場景、有市場,但裝備制造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在全省裝備制造業發展大局中處于弱勢地位。
榆林市政協委員、榆林高新區管委會招商服務局局長劉二康表示,促進裝備制造業本地化布局,對于榆林利用豐富的能源資源優勢推進產業價值轉化,培育新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助力榆林高碳城市低碳發展意義重大。
劉二康指出,榆林發展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現實困難,一是本地零部件配套基礎薄弱,影響外地裝備制造企業進入設廠對技術支持和成本支出的信心,二是可自由競爭的市場規模小,難以融入大企業供應鏈,本地對人才吸引力不足,部分政策兌現困難。
基于榆林目前存在的困難,劉二康建議,在招商方式上,應以國有資本投資方式吸引企業落地,通過投資、兼并等方式,逐步向煤機裝備、能化裝備高端裝備領域拓展,逐步帶動本地機械加工、組裝等零部件配套企業發展;在產業組織上,堅持“平臺化、數字化”理念,推行“制造+服務”發展模式,構建榆林裝備制造業產業生態圈;在應用市場上,堅持以“場景育企業”,開展場景應用示范工程,通過場景吸引一批優質企業、項目落地;在人才配套上,堅持“產教融合”,強化本地化技術人才培養,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在實踐中培育更多高精尖人才;在政策扶持上,推行政策符合即可辦,強化政策兌現,切實解決企業的痛點、難點,政策頒布后安排專門人員對接,從申報、核查、兌現全流程跟蹤服務,及時兌現獎補。(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