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鵬
近年來,綏德縣結合縣域實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探索培育以綏德沙地紅薯為代表的特色產業,使其成為全市鄉村振興的示范產業。
紅薯有畝產大、見效快、管理簡單等優點。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綏德縣建成72個沙地紅薯集中育苗標準棚,沙地紅薯種植面積發展到1.5萬畝,并帶動沙地紅薯產品儲運、營銷、鄉村旅游等服務業發展,年總產值近6億元,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雖然全縣沙地紅薯產業發展勢頭好,但還存在著種植規模不大,產業發展資金短缺,缺乏科技團隊、管理團隊、營銷團隊等問題,品牌影響力有限。”作為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干部,榆林市政協委員、綏德縣政協主席孫虎生對民生格外關注,并提出了發展壯大綏德沙地紅薯產業的建議。
孫虎生建議,一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擴大產業規模。政府要做好統籌規劃,加大市級財政投入,構建以綏德為中心的沙地紅薯種薯種苗繁育基地、產品加工儲運基地、市場運營服務中心,帶動周邊縣區及全市沙地紅薯產業發展。二是要扶持龍頭企業,提升科技含量。采取培育和招引結合的方式,扶持壯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齊力發展沙地紅薯產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集教學培訓、科技研發、試驗示范為一體的“產學研”基地。三是要統一產業標準,打造優勢品牌。深化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統一營銷、統一品牌、統一管理模式,著力打造優質綠色有機品牌產品。扶持做大沙地紅薯特色加工業,不斷拉長產業鏈,推動沙地紅薯產業與現代電商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