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把全域旅游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強力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工作,有力破解了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找到了一條有效路徑。
“商洛丹江沿線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氣候宜人,沿線自然景觀獨特,歷史文化悠久,是一個兼具南北地理、歷史和文化特點的旅游線路。”商洛市政協委員、丹鳳縣政協主席王舒講到,“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實現產業聯動和以城帶鄉的目的。”
加快丹江沿線全域旅游發展,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王舒建議加快丹江沿線高速公路網、國省干線、景區連接線、旅游城鎮進出口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抓好沿丹江旅游線等鄉村旅游公路建設。依托項目整合資金、用好鄉村振興資金、整合涉農資金、廣籌社會資金、激活民間資金,強化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廁所革命”,推進鄉村旅游工程。
“規劃先行,謀定而后動。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制規是關鍵。”王舒認為,要根據縣域旅游發展特色,差異化布局,科學編制發展規劃,推行民俗文化“特色區”、紅色歷史“革命區”、自然資源“優質區”、生態環境“宜居區”等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模式。
“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與旅游融合更加天然,更加自覺,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王舒建議,要扶持文化旅游商品,大力推廣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鄉村旅游模式,積極引導企業、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旅游開發,推進丹江沿線各鎮、村非遺產品等產業融合發展,謀劃精品鄉村旅游產業推進生態農業示范園、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區建設,促進農旅融合。大力發展商洛核桃、板栗、丹鳳葡萄酒等地方名優特產,開發商洛剪紙、木刻、刺繡、花鼓等非遺產品,打造一批知名的“商洛制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