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張少華
近年來,榆林把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到“第四場攻堅戰”的高度,完善政策體系,提升政務效能,營造寬松環境,夯實制度保障,以營商環境的“源頭活水”激活高質量發展的“一池春水”。
增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立足政協實際,發揮職能優勢,為全面掀起加快項目建設熱潮、促進投資穩步增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四屆榆林市政協連續多年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履職重點,堅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摸實情、想對策、出實招,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獻計出力,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級聯動開展民主監督性調研
2018年7月12日,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座談會上,10多位榆林民營企業家推心置腹、直陳問題,向調研組傾訴了企業發展中的難辦事。與此同時,這場由省政協發起的省、市、縣(市、區)三級政協聯動民主監督性調研,陸續在全省各地市展開。
2018年11月26日,全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視頻會議召開后,榆林市政協抓早動快、精心安排,成立了機構,并向各縣市區政協下發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2018年11月27日,榆林市政協就全市電信運營商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和優化服務環境工作進行了專題視察。委員們認為,要緊盯重大發展戰略,把電子通信、云計算等一系列信息建設當作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助力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2018年12月10日,榆林市政協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開展民主監督性調研,圍繞簡政放權、強化監管、優化服務、規范收費等工作,向省政協作了調研情況匯報。“推動工程建設、土地開發、公共項目招投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公平、公開、透明。”調研組建議,要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擺在事關榆林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位置,作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
實施服務承諾制度,增強政府公信力,重點支持中小企業,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2018年12月28日,榆林市政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社情民意信息座談會,委員和企業代表就榆林營商環境存在的困難,從不同角度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榆林市政協一直把“優化營商環境”列入每年履職的“關鍵詞”,圍繞全市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找對策、謀實招,通過大會發言、座談協商、界別活動等形式,就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等議題協商議政,持續推進榆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2019年年初,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一重點協商課題,榆林市政協首次實行市、縣(市、區)兩級政協聯動,開展民主監督性調研和協商,深入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企業單位,走訪調研80多戶企業,收集調查問卷550份,召開26次部門、企業代表座談會、社情民意信息座談會,累計與300多戶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經過多方討論、反復修改,最后形成了《關于榆林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并以《建議案》的形式呈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決策參考。
為了更好助力榆林打造全省營商環境優秀城市,破解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四屆榆林市政協連續三年組織委員深入市民大廈政務服務中心進行督導視察。“要不斷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改革,建立健全招商安商穩商工作機制,加大金融和人才保障力度,完善簡政放權責任清單。”委員和企業家從企業公平對待、企業融資難、政策落地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并經歸納整理,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推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榆林市委、市政府以抓項目建設促投資作為扎實推進“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市政協主動擔責、積極作為,組織委員就省十七運、中心城區“四館兩中心”、市中醫院遷建等項目建設情況開展調研視察活動。同時,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市政協還組織委員深入企業,就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行專題調研。
梳理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時間線,可以清晰看到四屆榆林市政協始終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聯系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聚焦破解營商環境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連續多年打出履職系列“組合拳”,彰顯了政協擔當,體現了政協作為。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