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四月閑人少,不負春光搶農時。旬陽市政協機關包聯的趙灣鎮華山村呈現出一片忙碌景象。煙苗假植、土地覆膜、瓜苗栽種……應農時、搶春播,繪出了一幅華山“最美春耕圖”。
今年以來,旬陽市政協機關搶抓鄉村振興系列政策機遇,配足配強駐村隊伍,緊扣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重點,做好“水”文章,念好”山”字經,做強優勢農業,多點發力、全面開花,全力助推華山村示范村建設。
發展富民產業,筑牢產業基礎。立足華山村特色自然資源和優勢,以建成“千畝烤煙示范園區、特色林果種植園區、訂單蔬菜種植園區、水產養殖園區”四大園區為基礎,打造“山上特色林果和烤煙,山腰特色黑南瓜、山下湖面淡水魚”的產業發展新局面,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黨支部+合作社+群眾”模式,組織群眾通過注資入股、土地流轉及務工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
培育人才隊伍,激活人才引擎。抓實職業農民培訓,聯系市農業、林業等部門專家、農業科技推廣員,煙草技術員,對煙農、果農、菜農進行專業技能培訓,通過“上門服務、地里探討”的形式增加農產品“技術含量”;抓好“筑巢歸雁工程”,組織召集華山村在外創業的能人志士、企業家、市政協委員,吸引人才投資創業;抓細村內鄉土人才的開發利用,讓“土專家”“田秀才”發揮作用;吸納無職黨員、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建立了一支“黨的政策宣傳員、群眾事務代辦員、重點工作帶動員、民情民意傳遞員、疫情防控放哨員、文明新風倡導員、矛盾糾紛調處員、應急處突先鋒員”村域治理多面手隊伍,進一步做實做細“321”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推動文旅融合,厚植文化底蘊。堅持以生態資源為基礎、以文旅融合為依托,厚植華山底蘊。以序廳、溯古尋源、崢嶸歲月、文化教育和鄉風文明五個序列,修建華山村史館,利用華山村鄉村振興微信群、傳單等形式,號召全體村民發掘歷史故事、征集老物件、老故事,弘揚優秀文化傳統,留住鄉村記憶;以“水韻華山”康養民宿為中心,打造帽頂山寨、觀景臺、華家山民宿群建設;充分發掘雙龍湖天然優勢資源,邀請設計院專家對雙龍湖觀景平臺進行設計,打造賞雙龍湖、聽剿匪故事、看農耕文化,體驗“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的自然奇觀。
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生態振興。按照“消除破爛、打掃庭院、室內整潔、清廁凈圈、村容美觀”的標準,以“兩個庭院、三條路、50戶示范戶”為抓手,協調資金10余萬,對華山村進行庭院綠化、亮化、美化,以點帶面,打造示范片、連成風景線,全面提升居家環境衛生水平,為 “環境優美·生態宜居”農旅新村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黨的建設,夯實組織基石。嚴格對標旬陽市村級黨組織“兩強一好”示范體系建設標準,建強支部班子,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在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中,市政協機關黨支部聯合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帶頭制定計劃、完善制度,定期開展組織生活,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以“思想好、能帶頭、善奉獻、群眾服”為標桿,積極發揮基層黨員作用,全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隊伍,切實提升村兩委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凝聚發展向心力,為華山村創建“五星級”村級黨組織奠定基礎。(通訊員 孫崤)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