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4月12日至14日,銅川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召開。會議期間,委員們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努力建設現代產業新城、幸福美麗銅川,奮力譜寫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新篇章積極建言獻策。
經濟發展,金融先行。來自金融系統的任曉龍委員說,宜君縣農村普惠金融綜合示范區試點經驗正在向全國推廣,銅川市正在創建全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應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市域內普惠金融發展,聚焦普惠金融發展的深度、廣度、質量、效益,促使普惠金融更好服務現代產業新城建設。
“建立分類輔導制度,加大瞪羚及上市后備高新技術企業扶持力度,幫助其實現規范經營,早日具備融資能力。”侯社委員建議,應拓展融資渠道,持續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為產業升級和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以來,銅川市深化項目帶動戰略,以重點產業“鏈長制”為抓手,加快推動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但還存在產業鏈條不全等問題。對此,王成棟、趙喜軍等委員建議,聚焦重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在“延鏈”上做文章,著力在“補鏈、建鏈”上下功夫。王栓興委員建議,推行“鏈長制+商會”制度,分擔政府部門壓力,使鏈長工作直達基層企業,更快更好發揮鏈長制作用。
打造科創轉化高地,科技和人才是關鍵。雋培軍、梁軍慶等委員建議,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契機,加快秦創原銅川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構建多層次創新載體與研發平臺,培育孵化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文志奇、蔣艷芳等委員建議,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五上”企業,持續提升非公經濟、園區經濟、縣域經濟發展質效,努力建設西安都市圈產業發展承載區。
在建黨百年的重大歷史節點,照金精神入選黨中央發布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讓銅川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倍感自豪。來自照金紀念館的張瑜委員表示,這既是至高的榮譽,也進一步提升了銅川人的文化自信。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將繼續做好照金精神的宣傳員,向外展示幸福美麗銅川的精氣神。
針對“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照金精神”這一話題,民進銅川市委會撰寫聯合提案提交大會,建議以照金紅色教育文化為抓手,推動藥王養生文化、陶瓷文化、大香山和玉華宮佛教文化、礦工精神與煤炭工業文化“五色融合”,使其成為紅色教育的“魅力延伸”,從而推動照金精神落地生根,助力全國知名紅色教育高地、生態康養文旅高地高水平建設。
同心同行促發展,群策群力譜新篇。會上,委員們立足銅川實際,從不同層面、不同視角提出了許多極具“含金量”的意見建議。
銅川市政協主席劉西林寄語委員,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聚焦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圍繞建設現代產業新城、幸福美麗銅川發展目標,開展深度調研、深度協商,多建真言、多謀良策,在推進全市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中貢獻更多智慧、展現更大作為。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