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履職方式方法 切實提高履職質效
——省政協各市政協主席座談會發言摘編
一是探索建立“六大平臺”協商機制,讓協商民主有“好”的途徑。商洛市政協聚力搭建“六大平臺”,成立市縣經濟協作聯誼會,為委員參與家鄉建設搭建橋梁紐帶;成立市縣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為服務大局提供凝聚愛心的家園;成立“政協·院校”合作協商交流中心,為提升協商質量提供人才支撐;成立委員建言獻策服務中心,為強化協商跟蹤服務注入新動能;精心選聘26名資政員組建應用型智庫,為提升協商質效提供智力支持;建成48個市縣委員工作室,讓委員議政有舞臺,形成了多渠道、廣覆蓋的協商議政新體系。
二是探索建立“六種形式”工作機制,讓協商民主有“活”的方式。商洛市政協通過黨政點題、委員征題、部門商題、群眾薦題等方式,精選“小切口、大切面”的議題,每年安排15次以上專題協商,保證協商頻次。在堅持常委會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等形式的基礎上,創新開展黨委政府和黨派團體聯動協商、集中視察主題協商、“政協·院校”合作協商、重點提案督辦協商、遠程網絡議政協商、委員工作室“微協商”等“六種形式”,構建起寬領域、多層次、常態化協商議政新格局,促使協商活動更具靈活性、多樣化和吸引力。
三是探索建立“六項舉措”轉化機制,讓協商民主有“實”的成效。商洛市政協探索建立協商成果“六個一”轉化落實機制,拓展履職深度,推動協商從“提出了多少建議”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轉變,促使協商議政的過程成為思想引領、釋疑增信的過程,成為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過程,更加廣泛有效地集眾智、聚共識。
四是探索建立“六項要求”管理機制,讓協商民主有“真”的保障。商洛市政協努力推進實現“兩個全覆蓋”。積極采取“集體學習+專題研討”“履職培訓+現場教學”“線上讀書群+線下自主學習”“委員讀書班+主題培訓”相融合的方式,多渠道提高政協委員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落實委員履職“六個一”要求,強化委員思想和行動自覺。推動委員履職制度化,為協商民主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商洛市政協將突出“四聚焦四強化”,全力在建章立制上大膽探索,在黨政支持上積極跟進,在創新出新上開創新局。一要聚焦政治引領,強化黨的領導,確保創新有方向。推行“專注發展、專心為民、專力履職”工作理念,推動政協工作主動融入中心、直接服務大局。二要聚焦雙向發力,強化平臺建設,確保創新有引擎。持續深化聯誼、愛心、合作、服務、智慧、協商“六大平臺”建設,積極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形成委員、專家、機構、媒體、民間“五智匯”服務決策、助推落實的新格局。三要聚焦強基固本,強化制度設計,確保創新有保障。加快構建“結構合理、權責清晰、程序規范、關系順暢、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不斷規范政協履職行為,持續釋放基層履職活力。四要聚焦創新出新,強化作用發揮,確保創新有實效。探索創新“5+2+N”年度重點協商課題,推進協商更有效、監督更有力、參政更主動、建言更精準、團結更廣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