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劉楠 記者 牛小寧)5月17日,鳳翔區政協召開一屆二次常委會議,圍繞“鳳翔小吃產業發展”開展專題協商建言。委員們圍繞如何將承載著游子思鄉深情和濃厚秦人氣質的特色小吃推廣出去,使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錢袋子”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踴躍發言,從深挖歷史文化資源、聚焦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加大小吃市場監管力度、打造鳳翔小吃特色品牌、建設配套產業園區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提出真知灼見。
區政協常委侯海濤建議:鳳翔小吃產業發展定位要大眾化,對原有口味在保持特色的基礎上作出適當調整,使鳳翔小吃俘獲大眾味蕾,推出鳳翔小吃套餐,堅持品牌引領和標準化生產,擴大鳳翔小吃知名度,建立產業園區,打造鳳翔小吃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區政協常委康欣麗建議:發展小吃產業要做好市場規劃,確定市場定位和目標顧客,針對季節特點開發時令菜品,龍頭企業要發揮行業引導作用,研發外帶產品的種類和包裝技術,增加外帶業務量,促進鳳翔小吃產業發展。
小吃產業是富民增收的大產業,是調整收入結構的民生工程,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區政協常委劉松昆說到:“結合鳳翔旅游旺季定期舉辦鳳翔小吃節,以小吃節活動提高鳳翔小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通過旅游與小吃相結合帶動小吃產業發展,擴大小吃節的影響力。”“同時,要加大食品長期保存技術研發力度,保持豆花泡饃、面皮等小吃塑封裝的原有風味,擴大網上銷售量。規范百度詞條關于鳳翔小吃的定義描述,同時把牢小吃原料關,確保小吃有品質有營養有特色。”區政協常委楊新華補充道。
區政協常委馮永亮建議:可以在小吃產業定位上下功夫。充分結合鳳翔優勢特色和市場特點,推出小吃新品種和新做法,達到你有我精、你精我廉、你廉我好的效果。可以在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上下功夫。在把握市場發展主題多元化的新業態形勢下,探索“企業+政府”“企業+網紅”“企業+企業”等多元合作模式,解決小吃“做大”難題。區政協常委孟煒說道:“沙縣小吃的成功經驗就值得我們借鑒,鳳翔現有的小吃攤點,大多是‘小作坊、夫妻店’,在發展上有太多制約,建議成立鳳翔小吃從業者協會,將現有門店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統一管理,充分挖掘特色,促進鳳翔小吃產業發展。”
城關鎮黨委副書記常輝建議:要嚴把食品質量關,在采購、運輸等方面制定執行標準,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要嚴把小吃認定關,成立專業機構建立統一認定標準,統一門店裝修和產品包裝風格;要嚴把資金扶持關,制定相應政策和劃定扶持人員類型;要嚴把從業人員培訓關,加強制作技藝和餐飲服務培訓。
小吃可以成就特色產業,滋潤一方民心,承載地域文化,鳳翔區政協委員紛紛表示,將堅定信心和恒心,懷揣責任和情懷,堅持委員履職和崗位奉獻相得益彰,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站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格局推動鳳翔小吃產業行穩致遠。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