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讀書是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我們說讀書古老,是因為有了文字以后就有了閱讀;我們說讀書永恒,是因為即使到了如今互聯網時代,書籍仍然是思想和知識的主要載體,將來無論發展到何種程度,讀書都會是永遠不變的進步階梯。由全市政協發起的“書香政協”咸陽·正讀書活動以來,利用工作之余我再次深學細讀了《梁家河》《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書籍,感受頗多、受益匪淺。讀書不僅讓我們豐富知識、開拓眼界、活躍思想,也讓我們與履職盡責、做合格委員離得更近。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對讀書的理解和感悟。
為什么要讀書
當今社會,很多領域充斥著趨利、浮躁的氣息,很多同志包括我自己都存在知識不足的“本領恐慌”。解決這些問題,讀書雖不是唯一的辦法,但是讀書肯定能有助于我們降浮躁之火、補能力短板。讀正統史書,可以警醒我們“民族的興衰與更替”--“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古為今用,啟發智慧;讀經典名著,可以不斷涵養“腹有詩書氣自華”--開拓視野,陶冶情操;讀馬列原著,可以深刻把握“普遍真理與中國國情相統一”審時度勢,于變局中開新局;讀毛選鄧選,可以充分理解“一切認識源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讀書,可以及時掌握新時代精神的精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啟發,涵養浩然之氣,常懷仁愛之心。
該怎么去讀書
要立足終身受益,忌功利主義。人們往往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時候才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于是萌動了讀書的念頭,其目的就是實用。從古至今,追求讀書實用的人不在少數。古人讀書為了做官,今人讀書為了賺錢,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和出發點不盡相同,這本是無可厚非,但就我們政協委員而言,讀書不應僅僅止步于此,更應立足提高自己,為更好地履職盡責、建言獻策服務。既要讀有用的書,又要讀無用的書,不能總是為功利所囿。
要立足細讀深思,忌形式主義。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說,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水平,而現在的人學習卻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表演的成分越來越濃。這話時至今日仍有啟發意義。讀書不是目的,就像咀嚼和吞咽,只是必經的過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種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須經過嚴肅而認真的細讀、思考、辨析和淘汰,才會對我們大有益處。作為政協委員,要靜下心來靜靜地讀、細細地品、深深地思。
讀書該如何更好地履職盡責
通過讀書懂政協,堅持學懂弄通。“懂政協”是“入門課”,是前提。作為市政協委員要有“空杯”意識和甘當“小學生”的態度,通過讀書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知道政協歷史,熟悉工作與業務,學習掌握調查研究、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方法,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
通過讀書會協商,提升履職能力。“會協商”是內涵,政協委員履行的職責范圍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工作聯系面廣,要求了解掌握的知識很多,既要求著眼界別又要跨越界別,既要求深耕專業又要跨越界別,唯有堅持讀書學習,以學促用,才能為“會協商”儲備能量、注入活力。
通過讀書善議政,做到知行合一。“善議政”是方式方法,是讀書的最高境界,讀書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學用相長。要立足站得高、議得準、說得實,通過讀書,歸納總結過去執行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經驗,創新探索適應發展的新做法,切實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在點子上。
作者 咸陽市政協委員葛黨權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